一部南海工业文明史,就是一部工匠和企业家的创业创造史。2017年8月8日,南海区隆重举行2017南海“大城工匠”命名大会暨设立中标集团标准化事务所南海区办事处签约仪式,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对首届大城工匠荣誉获得者进行命名。对于一座以制造业立区的城市来说,这是一次高规格的授勋,更是区委区政府向各界亮出大旗,凝聚全区力量振兴实体经济而发出的号角。
“南海正全领域建设‘品牌南海’,打造全球创客新都市,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渴望工匠和企业家等各类人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说,希望通过给予工匠和企业家最高荣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全面建设质量强区,提升南海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传统优势制造业、战略新兴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三个批次,南海给30人授予“南海大城工匠”荣誉称号。其中,传统优势制造业共有10位杰出人才获“大城工匠”称号,包括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于志龙,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九江酒厂大师工作室首席大师崔汉彬等;战略新兴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各有10人获“大城工匠”称号,包括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龙莉英、广东华特气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铸红、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远等。
南海大城工匠的诞生,前后历经5个月。自3月份发布“举匠令”以来,南海秉承匠心选匠之精神,面向数以万计的制造业从业队伍发出征集号令。经过广泛发动群众,截至3月28日报名结束,共有300名来自制造领域的工匠报名。
在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组成专家评审团开展初审前,组委会委托第三方学术机构制定大城工匠专业评价体系。这是全市范围内首次形成工匠评价体系。在严密的工匠评价体系指引下,南海按照多项指标进行量化打分,反复酝酿评选出首批45名候选人。而后经专家评审团复审面谈、部门审核、社会公示等环节,30名“大城工匠”候选人最终脱颖而出。
为表彰“大城工匠”对南海品质制造的贡献,南海发布了系列激励扶持政策。在30位“大城工匠”所在企业设立大城工匠工作室,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后,南海将给予10万元创办补贴。设立“南海大城工匠”工作室的企业,若成功申报省级或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将分别获得扶持奖励10万元、20万元。
政策激励红利还将惠及“大城工匠”的子女、家庭。比如,非本市户籍人员的“大城工匠”,可直接申请入户南海;工匠子女可享受户籍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政策,在就业地或居住地选择入读公办学校。
“我们要让大城工匠成为全南海的骄傲。”黄志豪透露,南海未来将全方位打造工匠宣传平台、品牌产品展示平台等推介平台,三位一体地宣传南海大城工匠、工匠产品、工匠企业,让大城工匠成为品牌南海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