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凝聚新时代精神力量 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

南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积极作为,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壮大,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发展“硬支撑”

2019-03-06 21:22:11 来源:珠江时报

  p61_b.jpg

  “新时代南海家书”是南海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平台。图为市民阅读“新时代南海家书”。



  伟大时代,必有伟大思想领航。

  3月3日,全国两会开幕之际,最新一期“新时代南海家书”如约派送到南海的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二月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汇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南海机构改革这样改……一系列重磅新闻,吸引了不少南海人细细品读,领悟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本地的方针政策的深刻精神内涵。

  这只是南海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侧面。2018年,南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品牌南海”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传承品质、成就品牌”为工作主线,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回顾2018年,南海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断巩固“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坚守正道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聚力的号角。

  2018年,南海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回顾过去一年,南海坚持高举旗帜、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筑牢意识形态工作“护城河”和“防火墙”,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真抓实干,依法行政,大力营造全区理论学习理论宣传浓厚氛围。

  南海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开展学习17次,并带动基层党委(党组)中心组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解决本地本单位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区政务管理办公室党组中心组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每周组织一次集中学习。

  除了日常学习外,南海还组织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再深化”大学习、大讨论活动,深入开展主题征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专题宣讲、撰写建议性学习体会文章、专题研讨班等,掀起学习热潮。省委宣讲团、市委宣讲团和南海讲师团成员也在全区共开展各类宣讲1500多场,有力引导各级党员干部领会准、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

  意识形态领域是政治安全的前沿阵地,为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南海进一步完善舆情报送体系,每周编发舆情通报,每月定期通报政务舆情回应情况及舆情研判。

  同时,南海还依法规范网络传播秩序,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属地网站论坛、新媒体巡查和管理,全面开展有害信息治理、清网行动和网上“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发现并处理涉黄涉赌等问题网站112个,有效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此外,为加强网络阵地管控,强化自媒体联盟建设,目前35家网站论坛、自媒体均已签订行业自律公约,违规发布信息、“标题党”等现象得到有效治理。


  凝聚共识 建设品牌南海

  2018年,南海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在转型升级这一关键节点,将300多万南海人的精神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共识,助推品牌南海建设?

  南海给出了答案:坚持党建引领,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

  3月的第一个周日,发行65万份、全面覆盖南海各级党组织、家庭住户、外来人口和各行各业经营主体的“新时代南海家书”如约而至。

  九江镇镇南村党委委员、村工会联合会主席朱成奎带着“新时代南海家书”入户开展“户联系”。“‘家书’的内容从国家政策到地方动态都涵盖了,类似‘大声公’‘大家事’这些用词也很接地气,村民喜闻乐见。”朱成奎希望“新时代南海家书”日后多讲述新市民的故事,传播新市民的声音,让新市民更有归属感。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新时代南海家书”已出版6期共计发行390万份,新媒体阅读量超过1000万人次。“新时代南海家书”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各级党政班子的学习课本、驻点团队的沟通交流媒介、群众的日常阅读刊物。

  在主动宣传的基础上,南海积极构建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体系。全年全网发布南海重点宣传报道超过2.23万篇次,其中中央网络媒体报道137篇,为推动南海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强大正能量。

  另一方面,南海还积极实施移动传播策略,全力打造以“南海发布”微信微博为龙头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全区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增强。目前区、镇(街道)两级政务新媒体粉丝数量已超810万。

  主动宣传引导参与是南海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特点。2018年,南海区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持续深化,对区、镇(街)、村(社区)、经济(联)社四级23000多个整治点进行图像记录,全面展示南海环境整治工作成效。

  在润物细无声的宣传中,市民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以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为例,在市民的积极支持与参与下,2018年底南海30个美丽文明村居实施大小项目近700个,村居环境明显改善,乡风文明持续提升。


  立德树人 核心价值观根植南海

  一直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塑造的是理想信念,凝聚的是精神力量,建设的是精神家园,培养的是时代新人。

  2018年,南海着力推进创思驿站建设,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以42家理论学习实践联系点企业为重点,全区创思驿站共举办各类活动600多场,服务及辐射影响产业工人20多万人次,成为南海区加强产业工人思想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崇德向善,是社会文明的动力。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喊一百句口号,不如读一个人的故事。先进典型人物身上闪烁着高尚的道德光辉,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

  10岁的儿子上台为辛劳的母亲梁建丽颁奖;远在西藏无法到现场的雷震通过视频发表感言;港澳南海青年联谊会成员上台向邵亮标赠送“笑脸拼图”;担心妈妈陈燕梅颈椎不好,女儿上台送按摩器……重温2018感动南海道德人物推荐命名活动颁奖典礼的一幕幕时,不少市民依旧感动满满。6年时间,南海已举办过4届“善美的星空”感动南海道德人物推荐命名活动,而今其已成为南海精神文明的一面旗帜。

  数据显示,2018年,南海重点组织开展“善美的星空”2018感动南海道德人物、“南海好人”、“美德少年”推荐命名活动等,评出道德模范825名;全区获评“中国好人”1名、“广东好人”2名,在全区推动形成崇尚、学习、关爱、争当道德模范的社会氛围。

  在选树道德人物之余,南海还不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过去一年,南海推动建设80所区级文明校园,11所学校被命名为“佛山市文明校园”;新建10所学校少年宫,累计建成学校少年宫60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牵头开展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显纲村(中共南海县委旧址)提升建设,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已提升改造并开放。


  文城共融 满足市民美好生活期待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衡量美好生活,文化是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

  扶持奖励519个文化事业项目(个人)约1692.86万元;深入推进智慧图书馆(24小时读书驿站)建设,平均每1.5万人享有一个图书馆;全年共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近10000场次,成功举办南海艺术节等特色品牌活动……过去一年,南海助力佛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巩固提升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让文化悦民“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广东大观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是一家专注于货币收藏的博物馆,“开馆的头两个月不到,接待市民达66000人次。”馆长丁方忠说,感谢南海为其提供了场地,圆了他的博物馆梦。

  事实上,除助建广东大观博物馆·岭南金融博物馆外,南海还通过建立区级博物馆扶持奖励机制、建设南海区博物馆联盟等方式,加速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过去一年,康园项目也加快建设,将打造成富有南海底蕴、特色鲜明的康有为博物馆,一期已建成开放。

  除了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南海还积极将深厚文化底蕴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2018年3月,总投资额达16.8亿元的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景区正式动工,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擦亮“文翰樵山最岭南”区域品牌,为南海乃至佛山的文旅产业带来突破性的发展。目前,宋城·西樵山岭南千古情景区项目完成股权转让。

  传统文化产业欣欣向荣,现代文化产业蓄势待发。去年8月,英雄联盟全球高校冠军杯·邀请赛首度落户南海,赛事网络点击量高达1.4亿次。承办该赛事不仅填补了南海电竞产业发展空白,也为南海发力现代文化产业开了好头。

  作为文旅产业的一大重点,旅游开发也在稳步推进。2018年,南海采取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深化重点区域合作、创新南海旅游品牌和构建品质南海旅游四大举措,全面提升旅游产业。

  特别是在创新南海旅游品牌方面,南海在全市首创《佛山市南海区民宿管理办法》和《南海区文化体育局民宿建设扶持办法》,并举行2018年佛山市民宿产业发展大会,为民宿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和政策保障,推动民宿产业发展。


  奏响强音 擦亮南海城市品牌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南海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过去一年,南海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应对一系列风险困难挑战。

  精彩南海需要精彩讲述。过去一年,南海宣传战线主动作为,通过打造“新时代南海家书”宣传平台、做好政务活动宣传及信息发布工作、强化城市形象品牌高端宣传等,向人们展示一个更真实、立体、鲜活、充满活力与魅力的南海,进一步彰显城市价值。

  过去一年,南海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梦的南海故事”主题宣传、一环创新圈和一环生态圈建设、“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组织各级新闻媒体报道3000多篇次,为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舆论动力。

  此外,南海还启动城市品牌形象建设高端宣传策划,设计了城市形象LOGO、口号和IP;与国内高端宣传智库机构合作,推进区域形象宣传;充实宣传智库工作,建立区媒体舆论观察制度,以内参等方式反馈舆情,建言献策。

  据统计,南海先后编印《传承品质成就品牌》《匠心南海》《世界遗产地理南海专刊》《南海传播影响力》《问道南海》等宣传品,策划推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联席会议特刊》等活动专刊,充分推介了南海区的政策、文化、产业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宣传方式上,南海强化新媒体宣传,结出累累硕果。“南海发布”微博粉丝数249万,阅读量1.6亿人次;“南海发布”微信粉丝数突破72万,阅读量2711万人次;推出“DOU出南海范儿”系列抖音短视频,总播放量超过4950万次,点赞数超过131万。

  与此同时,南海还积极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推广优秀传统文化。2019年春节,九江煎堆、水上花市等多项南海民俗活动集体亮相央视,南海醒狮第五度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作者:程虹 周钊泷 方智恒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