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志愿服务有了“网购”模式

区义工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推出“志愿淘”项目,加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

2016-06-30 17:12:56 来源:珠江时报

  志愿服务可以“上网采购”!昨日,南海区义务工作者(志愿者)联合会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上推出“志愿淘”项目,志愿服务团队可通过“南海义工”官方网站、“南海义工之家”APP、“南海义工”微信公众号晒服务,需求方可根据自身实际“淘”服务。

  借力“志联网+”,区义工联探索出一条联系群众无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的新模式。

  志愿服务可以“网购”

  酝酿已久的“志愿淘”项目昨日正式启动。今后,如果你想成为志愿者,想为其他人服务,或者想让其他志愿者为你提供帮助,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像“淘宝网”购物一样进行操作。

  “志愿淘”服务平台主要由三大线上服务窗口构成:“南海义工”官方网站、“南海义工之家”APP、“南海义工”微信公众号。志愿服务团队只要完成注册,进入页面,即可在“项目淘”栏目中把各自提供的专业技能、便民服务、扶贫济困、培训体验、文艺表演等志愿服务项目挂到网上展示。需求方可根据自身实际寻找服务,并与相对应的服务队进行预约对接。

  在“需求进站”项目,需求方、志愿服务队可在此主动提出需求,由有能力、愿意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提供相应服务。举例而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服务总队在开展探访服务时,发现探访户家中电线故障且无法解决。此时,该服务队可在平台上点击“我要提交需求”,即可进行服务项目挂网,等待其他热心人士响应。

  配对成功的志愿服务完成后,需求方与供给方可相互评价,并获得相应的信誉积分。志愿者累计服务积分将会成为南海志愿服务年度优秀评比的重要依据。

  发展“对口”服务或说“订单式”服务,当仁不让成为“志愿淘”最大亮点。区义工联会长吴荣开透露,未来义工联计划联动区委组织部、文明办、民政、社工委等部门,多种措施鼓励党员志愿者深入社区,聆听民众的需求和问题。收集来的老百姓声音将反馈给志愿服务团队,由他们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

  目前,各镇街共计超过100个服务项目即将上线“招兵买马”。获悉“志愿淘”平台建设情况的狮山镇义工谭欣仪连连说好,同时也指出:“平台搭好了,宣传也要跟上,如何把平台推广开去,让热心公益的市民知道这个重要的信息源,才是现在最需要做的。”

  升级理事会保障组织高效运作

  “分工清晰了,责任也落实到位,还要有效提高义工的法律意识。”说起新一届义工联理事会的“升级模式”,区义工联理事会秘书长朱秀莹解释道。

  如今,南海义工联经过22年的沉淀与发展,已在南海形成了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和独特公益氛围。志愿者大军更从几十人发展至26多万人,志愿服务队伍也从零拓展至650多支,服务社会合计达66.5万小时、服务人次近130万。

  如果把南海义工联形容成一支军队,那理事会便如同其中的“军师”。这支部队能否取得胜战,军师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南海区义工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新一届义工联理事会完成换届,正式升级为2.0模式。

  较之以往的理事长、顾问团、常务理事会、会长联会组成模式,2.0版本的理事会领导架构主要由理事会、顾问团、监事会三大部分组成。“理事会的职责在于规范义工联的运作,新一届理事会增设了监事会,主要负责义工联的法律事务、财务工作,”共青团南海区委书记骆智勇表示,监事会相当于督导,其单独设立大大加强了理事会的监督作用。

  朱秀莹介绍,往届理事会成员中涵盖了政府线、企业线、学校线、社区线、社会组织线等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则将政府线单独脱离出来,成为南海区志愿服务(义工)事业统筹发展委员会”(简称“志统委”)。“随着《慈善法》等法律出台,义工们的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志统委将为义工联提供全面的政策引导。”

  代表大会上,理事会还选举了一批有活力、有爱心、有热情的青年志愿者骨干入选,包括党政公职人员、企事业高管、公益慈善者、媒体人士等,以此激发青年人的思维与创意,为南海的志愿事业添砖加瓦。

  群策群力共商发展大计

  今年不仅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还是佛山市“建设志愿者之城”三年行动计划的启动之年。在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出席嘉宾纷纷献计出力,共商发展良策。

  “不单只企业需要抱团发展,志愿服务也要!接下来,我们计划建立覆盖面更广、师资完备、分级分类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全面升级志愿者课程,促进志愿者成长提升。届时会网聚一批公益服务界精英和志愿服务界专家教授,组建智囊团,为志愿服务的发展把脉开方。”吴荣开率先抛出观点,阐明了义工联未来一年的发展思路。

  骆智勇则将目光放在了志愿服务的基层化上,认为应该顺应“小政府,大社会”的时势,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热情,从“优势视角”出发,挖掘社区民众的潜力,以志愿服务之名号召民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进基层社区善治。

  “南海区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佛山市,甚至是全省前列。”听完工作汇报和发展思路,团市委书记王树斌不禁发出这般感慨。他认为,南海志愿服务胜在基础扎实,创造了“家·南海”等一大批优秀的志愿服务品牌。其次民众参与度高,全区26万多志愿者大部分都在基层。而且创新能力强,志愿V站、志愿APP等项目都走在全市前列。

  借此契机,王树斌建议南海志愿服务今后从民生化上做文章,重点扶持送医、普法、助残等品牌项目,依靠健全的志愿者招募机制和线上供需服务对接机制,打造多元化的志愿服务文化产品。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晓佳则鼓励义工联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实现南海志愿组织服务水平的提升。他认为,志愿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专业的督导及服务资金的有效投放,优质、精准的资源汇聚起来,可首先培育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的创新型基层志愿服务项目,为其他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榜样。

作者:苏绮玲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