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充分服务好广大妇女,引领“半边天”干事创业,过去一年,南海区各级妇联组织坚持党建引领,以开展群团改革、参与基层治理为重点,聚焦妇女群众的核心需求,区、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共同探索出更好的联系引导各类妇女群体的方法和路径,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突出的基层妇联干部和妇女骨干。
今天是第109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昨晚,南海区妇联举办“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南海区“她力量”故事分享会暨各界妇女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9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基层妇联干部、基层妇女骨干、社会各界力量开展群众工作经验分享,展现她们在南海这片热土上默默耕耘,用努力、才华和无私奉献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成为妇女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
花心思
用女性之柔解决社区大小事务
刘霭仪是大沥镇盐步社区党委委员、妇联主席,投身妇联服务工作超过15年的她,凭借一套飘逸沉稳、舒展大方、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刘氏拳”,把社区的工作做到极致。在她看来,做群众工作就是要花心思,“只要肯花心思,没有做不成的事!”
2015年底,盐步社区接到区委、镇委下发股权改革任务,涉及社区6000多位股东,可以说是千家万户利益焦点所在。为了做好股权改革工作,刘霭仪召集了各经济社的家庭成员代表,将心比心地化解群众疑问。她坚持做处理社区重大事项的“柔顺剂”,通过柔和的手法做群众工作,将社区的重大事项渗透到各户各人,把一些可能的矛盾化解在萌芽前。
在区妇联的指导下,刘霭仪牵头建立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发动群众一起编排出具有盐步特色的《文明公约三字经》,宣传盐步精神。“三字经的形式朗朗上口,群众更容易入耳入心。”她认为,工作需要善于思考、善于运用方法,“宣传盐步老龙精神,让大家一起投入美丽文明村居建设,善用方法实现事半功倍。”
说起善用方法,刘霭仪组织知识竞赛、抢答活动,用通俗语言和生动例子,在妇女群众中传播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使得高深理论走下“殿堂”。她甚至借用俗话一哭二闹中的“哭”,以柔和的方式,劝导社区书记出席妇联活动,支持妇联工作的开展,实现深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助推社会基层治理。
巧借力
打造妇联阵地助推社区治理
过去一年,区妇联大力推动妇联基层组织创新发展,全面推动农村、社区“妇女之家”、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小候鸟驿站等服务阵地建设。据统计,2018年超15万群众在这些服务阵地受惠。其中,丹灶镇融爱有为儿童空间组织社区小朋友组成“豆丁观察员”,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还促成了横江大道交通安全问题整治。
“儿童以‘小小议事观察员’的身份,从小体验、理解、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小手拉大手,凝聚更多家庭共同推动社区建设。”在丹灶镇妇联专职副主席黄淑兰看来,建设儿童主题阵地,对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借助小豆丁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家长,进而辐射整个社区家庭,使监督和服务无处不在。”
2017年,黄淑兰乘南海区妇联加强融爱主题阵地建设的东风,选定丹灶镇新农社区,并迅速对接资源,与社区共同确定融爱有为儿童空间建设项目,并积极向南海区妇联申报。据统计,目前登记在册的“豆丁观察员”共68名,覆盖社区80%的自然村。
如今,儿童空间已成为丹灶镇妇儿参与社区治理特色站点,“豆丁观察员”参与社区议事的模式还作为案例被南海区社工委纳入到《南海区新型特色社会动员试点社区动员青少年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指引》。与此同时,277个“妇女之家”在全区村居遍地开花,其中,省级“妇女之家”示范点共有20个。
广交友
搭建融和社区妇联平台
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融入工作是新时代的一项大课题,南海区妇联在党建引领下统筹各类资源、配强基层妇联执委队伍,2018年吸纳了337名非户籍女性进入村(社区)妇联组织。2017年7月,傅宝珠到社区任职,担任里水镇金峰洲社区妇联主席。
作为一名非户籍两委干部,她从零开始,坚持以服务基层为宗旨,搭建融和社区妇联平台。据统计,金峰洲社区超90%的居民为非户籍人口,社区人口机构丰富,居民需求多且复杂。
一方面,傅宝珠要处理6.8万名非户籍人口的建档及社区融入工作;另一方面,她还要在人口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处理社区居民因文化背景或价值观差异等所带来的问题。面对种种困难,傅宝珠却显得游刃有余,“秘诀就是多认识和发动身边的熟人协助完成工作。”
工作中,傅宝珠总是“有目的”地主动结识新朋友,特别热心公益,在小区里比较有号召力,敢于发言的人,或有需要帮助的人,或退休老干部,这都是她交朋友的主要对象。
在他们的帮助下,傅宝珠培养了一批强有力的无薪执委队伍;组织和培育孵化18支社会巾帼自治组织;发挥妇女优势,举办了53场特色文体活动。此外,她还动员、组织广大妇女群体参与小区治理,其中参与楼长竞选的女性比例高达68%。
目前,社区内活跃着以妇女群体为主的特色社会组织和新市民融入的巾帼活动,广大新市民归属感倍增。
甘奉献
不为名利一心只为邻里和谐
为实现妇联组织架构由“一根线”向“一张网”转型,南海区妇联进一步把新居民、新领域、新阶层、新群体中支持党委政府工作、热爱妇女儿童事业的优秀妇女,充分吸纳到各级妇联组织中来,为妇女带头人参与社区服务搭建了平台。
年近七旬的何素珍,自2000年退休后一直担任街坊组长,是罗湖社区的居民代表、社区参理事会成员。目前,她还担任罗湖花园邻里中心主任,主要负责邻里中心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工作。工作期间,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营造邻里和谐氛围。“要把自己的利益放下,无私奉献;不为名,不为利。”何素珍认为,这是她能够成为妇女骨干的重要原因。
“小区里的人从不认识到认识,再到如今的相互关心,邻里间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在罗湖社区居住了40年的她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来为中心增添色彩。除了热心社区公益服务,她还是社区的文艺爱好者,同时担任佛山太极协会罗村城区站负责人、罗村曲艺协会负责人、金色年华舞蹈队负责人等。
退休后,何素珍积极发挥带头人作用,多次带领成员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奖,同时积极参加社区巡演活动,到各村居传授歌舞技艺,向广大群众宣传罗村传统文化,推动社区文化发展,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我教她们跳舞和打太极,这样更容易取得她们的信任。”她认为,凡事从客观、公正出发,再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
树榜样
巾帼志愿队助小区“焕”新颜
南海各级妇联组织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立足城乡“妇女之家”主阵地,积极发挥群众工作优势,发动、教育妇女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改变生活和卫生习惯入手,全面提升健康生活水平,打造美丽家园。
2014年,叠南市场小区自治小组解散,小区管理陷入瘫痪。“垃圾渐围城,小偷临城下”桂城街道叠南社区妇女骨干林凤珍用这样一句话总结当时小区的窘况。于是,她主动站了出来,带动两名居民自荐担任小区的楼长,开始小区的管理工作。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加入楼长队伍。
如今,小区共有12名楼长,已成为小区自治运作的中坚力量。该小区的重大事务需经过楼长会议商议表决。小区居民在楼长队伍中推选出5名楼长,成立自治小组,负责财务工作、小区设施维护,以及组织楼长会议等。“要让群众选树榜样,让榜样走进群众当中,群众工作需要榜样的带动。”林凤珍说。
除了担任自治小组组长外,林凤珍还担任楼长义工队的队长。成立以来,义工队发动街坊安装了门禁、雨棚、护栏等安全设施,将保安亭改建成活动室。逢年过节,楼长义工队在小区开展楼栋关爱活动。无论是传统节日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或是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她们都提前策划主题活动,动员更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小区,有效提升小区治理。
聚合力
打造微电台传播家教理念
近年来,南海妇联汇聚了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和社会力量,打造出人才荟萃的“智囊团”、丰富完善的“资源库”,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其中,南海区心海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人性化的妇儿工作服务,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在南海区妇联的指导下,心海榕探索科学心理辅导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为特殊妇女群体心理行为分析及矛盾化解服务。在土地开发纠纷、外嫁女股权、防范邪教等问题上,总结具有南海区域特色的村居妇女工作模式和经验,助力社会矛盾化解。
针对基层妇联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2018年南海区妇联启动了“南海区妇女群体心理行为分析及矛盾化解服务项目”,探讨通过心理辅导和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去帮助一些有需要的妇女。此外,区妇联出台的《婚姻家庭维权实务工作手册》,让一线工作人员有据可依,实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提升。
过去一年,区妇联创新启动“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基层”活动,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学习婚姻、家庭、科学家教方面的知识,截至目前送课127场,惠及2.2万多人次。打造“南海区妇联家庭教育三分钟”微电台,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和家教理念。目前已成功开播40期,收听人次逾8.3万,转发累计超过2.9万次,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