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山库 > 新闻报道

治水要抓好“四个力”的落实

南海部署2018年水环境整治工作

2021-07-13 19:49:05 来源:珠江时报

  昨日,在南海2017年水环境整治工作总结暨2018年水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区长顾耀辉强调,今年是“十三五”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新时代水环境治理工作的起步之年。全区各镇街、区直相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将治水工作列为党委政府、本部门的核心任务来抓。副区长陈绍文参加会议。

  各镇街要制定“本土化”治水计划

  2017年,在面临巨大治水压力的情况下,南海全力投入,科学治水,铁腕治污,使得水环境污染初步得到了遏制。但是问题仍存在:从点上看,“四源共治”的强度和力度仍需加大;从线上看,管网铺设及管理问题仍然存在;从面上看,治水工作是个系统性的工程,因素的制约性广。

  相比2017年,2018年省、市治水工作的目标更加高,要求更加严格。顾耀辉强调,全区各镇街、区直相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将治水工作列为党委政府、本部门的核心任务来抓。

  “面对困难,我们要实现由单兵作战转变到兵团联动,由单一治水转变到流域治水,里水河就是很好的案例。”顾耀辉说,要通过建立守土有责的“合力”落实机制、建立严格有效的“全力”监管机制、建立市场经济的“动力”运行机制、建立公众参与的“借力”协作机制这“四个力”抓好落实。

  同时,在建立长效机制上“多用心、多想办法”。区环委办、区河长办前期已收集整理了南海区未来三年的治水计划,各镇街要将其落到实处,制定“本土化”三年治水计划,细化任务,倒排时间,一个个项目去盯,一个个节点去突破,巩固治水工作成效。

  “四源共治”提升水环境质量

  会上,部分镇街、企业汇报工作进展及治水之道。

  2017年,全区各镇街重视水环境综合治理,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工业污染源、农业源整治,加大引水调控和水面保洁,推进河长制工作等方面着手,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接下来,南海区水务部门将通过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生源“四源共治”落实推进重点治水工作,不断提升全区水环境质量。

  “今年6月底前需完成剩余约700公里截污管网的移交工作,包括各镇街已建成但未打通关键节点或未验收通水的200公里。”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水务)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张志军表示。

  南海区环保局局长徐永强通报了全区2017年水质总体情况、经验总结及2018年的治水思路。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南海区水环境质量同比明显改善。省考核断面佛山水道(横滘)和西南涌(和顺大桥)均值已达到Ⅴ类水标准,达到考核要求;广佛跨界重点监控断面水口水道流域干流水质和7个市控断面水质同比均有改善;第一、二批“一河一策”主要内河涌水质情况持续改善。

  据了解,南海区将进一步完善治水机制、优化系统治污、紧盯重点版块、强化考核问责,按照水环境质量三年提升工作方案,持续改善全区水环境质量。例如,加快里水河流域治理、北村水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桂城片区佛山水道流域黑臭水体治理,西南涌清淤疏浚,聚焦攻坚一系列重点任务。


作者:杨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