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大沥“七一空间”又迎来了客人——来自全国青少年事务社工专题培训班的18名学员。他们此行是为了交流和探索这个综合体在党建工作引领下本土青少年事务的发展模式。
自投入运营以来,南海的“七一空间”每年都会接待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流者与学习者。如今,南海各镇街都建成了“七一空间”,并结合各自特色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项目。
“七一空间”既是党群共建的服务平台,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把基层党建、基层公共服务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等多种理念相融合,进一步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力量,更好地服务群众。一个党群融合的创新样板,已在南海“七一空间”渐渐成形。
为群众打造区域化服务平台
走进大沥的“七一空间”,就能看到“创新党建,捍卫基层”八个醒目的大字。即将满三周岁的它,是全市首个基层党群建设创新综合体。
“三年了,快乐的时间过得很快。”退休工人杨建芬笑道。从“七一空间”开放至今,她几乎每天都会到那里走一走,“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在这里,党员与她畅谈社区发展,社工与她交流新理念,街坊与她谈天论舞。她从这里的服务中找到了精神的力量,享受退休后的欢乐人生。
讲习所、先锋营、枢纽港、生活汇……“七一空间”从一楼到五楼都有不同功能,甚至连天台也改造成爱心菜园。如今,这个平台借力社会组织,以家庭综合服务为平台,服务辐射至周边多个社区的外来和本地常住人口。这里的服务项目是贴近居民需求来开展的,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满足服务需求。
每天,长者们结伴在舞蹈室里跳舞,小学生放学后到这里接受辅导,亲子家庭结伴到楼顶为瓜菜浇水……“七一空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区服务项目丰富有特色。其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日早上9点至晚上9点,让广大居民可以适时适宜地享受到贴心的服务。
“七一空间”倡导的是“家·南海,心·服务”理念,实施党建引领的“7+1”模式服务社群。“7+1”模式是指通过实施党员先锋、党员志愿者、村官成才、社区精英、长者足迹、牵手圆梦、家庭乐活7大服务计划,实现“党为核心,党群合力,社会和谐”的梦想。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南海通过“七一空间”整合政府、村居和社会资源,已构建起一个“党员义工+社工+群团”的服务模式,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益呈现出对基层服务资源的聚合力。
党员在服务中实现自我提升
南海搭建“七一空间”,目的之一便是提升党建的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基层党建的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基层构建新型党群关系。党群关系要更加亲密,秘诀就在于双方距离的贴近性,让党员对群众需求更贴心,服务更贴身。以志愿者的身份切入,让党员可以更贴近群众的心灵。
最近,大沥“七一空间”的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合沥雄社区,准备开展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征集更多志愿者一起协助专业师傅为社区的一些旧墙壁进行粉刷翻新。目前,大沥“七一空间”已组建了多个特色专业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了提升党员志愿者的积极性,根据他们的爱好和特长,“七一空间”打造了“红色园丁”“园园不断”等多个品牌项目,让老、中、青的党员志愿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加入其中,从而更好地发挥为居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如今,党员志愿服务已经在南海各个“七一空间”里铺开。
在推动党员志愿服务的同时,“七一空间”还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专业化、项目化计划。专业社工以“培训+服务”的方式,定期对党员志愿者、“准党员”等进行指导,既传授服务理念,又教授服务技巧和指导设计服务项目,旨在将党员志愿者转化为“能力强、水平高、服务优”的高素质人才。
“七一空间”不仅是让群众享受优质服务的平台,也是党员强化自身素质的载体。南海“七一空间”设有党员活动阵地,让党员可以开展党建主题文化活动,从而加大对基层党员政治思想、党员主体意识的陶冶。
可以说,“七一空间”是社区党建的一个示范,它使党建成果在不知不觉中惠及社区群众,密切了党群关系,让党员走出了教条陈规,走到了群众身边,也让党员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提升。
党建引领深化基层治理
如今,南海各镇街已经陆续搭建起“七一空间”这个平台,并依托各自特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项目,让各类群体都能汇聚于此,为基层治理集思广益。例如西樵的“七一空间”结合社区学院为群众普及各类知识、提升群众素质,狮山则把“七一空间”与产业工人服务平台进行有机对接等。
自诞生之日起,“七一空间”便把“党建引领、党群共建、创新服务”作为建设的总基调。对于基层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南海来说,它既是党群共建的服务平台,也是重构基层的重要载体,是基层治理实践中的一大创新。从命名中,便不难看出它的意义所在:“七一”,就是以党的生日来彰显党的先锋特性,具有鲜明的党建特色;“空间”代表立体、包容和开放,寓意党建工作是开放包容的,服务群众是立体多元的。
可以说,南海的“七一空间”始终围绕“家南海,心服务”的核心理念,承担着“内强堡垒,外优服务”的任务。“七一空间”不仅提高了党员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各类群体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多方力量,让企业、社区居民、村民、社工人员、外来工等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管理中,听民意汇民智,已成为“七一空间”和南海基层党建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