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年轻人在丰收街张开了梦想与青春的翅膀!”在北大数研航遥华南园区总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满怀激情地说。
作为佛山市禅城区重点打造的众创载体,2017年5月3日,“丰收街·菁创聚”创新创业社区开园大吉,信心十足地打开了“筑梦之门”,迎接蜂拥而至的海内外创客。
北大数研航遥华南园区,是无人机及机器人领域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平台,也是率先挺进丰收街的重点项目之一。依托北大数研院的资源与实力,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这个孵化平台入孵高新科技项目56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高新培育企业2家,申请发明专利超过300项,成为广东省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北京大学院地合作示范基地。
“在丰收街,不管多晚,总有一盏灯为我们亮着。”初出茅庐的张巍动情地说。2017年6月28日,张巍一手创办的佛山道辰科技有限公司,在北大数研航遥华南园区挂牌。张巍与伙伴们的创业初衷,源于生活中遇到的停车难以及如何化解停车难,一个专注都市停车、停车场导航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由此诞生。
丰收街绽放的青春光芒,北大数研航遥华南园区的活力四射,正是红红火火的创客与众创空间的写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在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中,禅城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一批引领双创的示范基地,吸引并培育更多强劲的创新动能,“创客-创新-创业-产业”的生态系统逐步完善,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初创型企业闯出天地,成为勇立粤港澳大湾区潮头的创客之城。
正是双创,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才有了禅城老板的“井喷”。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区实有市场主体124447户;2017年新设市场主体25710户,同比增长47.7%;平均每天诞生71户市场主体。
2017年,禅城区的年增市场主体数、年增企业数、年增注册资本数、年增高新技术企业数,均达到历史高位水平,迸发广东省双创示范基地的锋芒与魅力。
以青春的名义
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
2017年12月8日,首届佛山电竞嘉年华在中国陶瓷创意谷开幕,全市首个电竞产业基地在石湾古镇文创园投入使用,佛山市电子竞技协会同时创立。
让电竞爱好者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电竞产业基地,由旧仓库改造升级而成。它将掀起游戏、娱乐、电竞赛事的创意旋风,衍生“电竞+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新业态。
城市发展需要新产业,新产业更需要新载体。城市核心地带寸土寸金,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双创主题园区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一批引领双创的示范基地,这是禅城区在实践中给出的答案。
石湾西片区是陶瓷产业的聚集地,经过上一轮的产业转型,淘汰了一大批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腾空了200多万平方米具有改造提升价值的旧厂房、旧仓库。石湾镇街道通过保护性开发,少拆多改、连片开发,盘活了数百亩土地和30多万平方米的旧厂房、旧物业。
2017年,中国·佛山石湾陶瓷创意谷,这个以石湾古镇文创园、南风古灶为核心的双创园区,建设投资累计超过9亿元,集聚新兴企业1700家,从一年前的“一谷八园”拓展为“一谷十园”,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示范点,朝着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世界陶瓷创新中心的目标奋进。
双创主题园区与特色小镇建设相互融合,“丰收街·菁创聚”也是一个好的样本。
丰收街诞生在这样一个空间:岭南风情的美丽河涌,童服之都等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工业文明,与承载这些工业文明的村居和工业园、民居建筑等融合在一起。
如果时光倒流回两年多前,那时候的丰收涌刚刚完成整治提升,脏乱差的臭河涌虽然变成了靓丽景点,但美丽的河涌两边,依旧是一片低矮的旧厂房。城市升级和产业转型,原本低端的加工企业纷纷外迁,这片区域也一时冷清起来。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禅城区祖庙街道抓住“双创”的机遇,把这块位于广佛地铁站旁、坐拥一河两岸美景、总物业面积65万平方米的稀缺之地,毅然定位为“青年创新创业社区”,以青春的名义,踏上了建设“丰收街·菁创聚”“青创小镇”的新征程。
从开园至今仅大半年时间,“丰收街·菁创聚”引进了北大数研航遥园、中国科技开发院佛山孵化中心、YOU+青年公寓、广东伊丽汇美容管理总部、广东连锁品牌100(佛山)双创中心五大孵化平台,乐怡海创·文华荟、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89米艇头PARK两大产业载体,以及100多个初创型项目、1000多名青年创客。
1月8日,广东万城万充电动车运营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丰收街。万城万充将用两到三年时间投入10亿元,在佛山建成5分钟充电网络,并投入不少于1000辆电动网约汽车,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佛山的普及。
以政府“无形之手”撬动市场力量,精心打造新引擎,培育壮大新动能,拓展众创新天地,“丰收街·菁创聚”为我们展示了创新链加产业链、再加金融资金链和政策链的全链条支撑模式。
禅城区实行区镇(街)联动,纵深推进双创载体建设,以中国陶谷、华南创谷、丰收街·菁创聚、绿岛湖·智荟等主题园区带动,众多孵化器、众创空间配套协同,风投机构、小微金融、信用担保等加速集聚,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孵化链条,双创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越来越给力。
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3家、市级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7家、市级12家,创新型企业逾万家。
完整的服务链
让新一代创业变得简单
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让新一代创业变得简单。
广东新媒体产业园的佛山极客社区,是科技部认定的2017年度“国家级众创空间”。“买砖宝销售服务平台一炮打响,离不开极客社区的全程创业服务。”张华是买砖宝销售服务平台的创始人,该项目也是他运用互联网、VR(虚拟现实)、云计算技术创业的首个项目。
张华原先在佛山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后来申请内部创业,极客社区为他提供了创业孵化、入驻孵化器深造等一条龙服务,甚至协助申请公司注册、研发费后补助等。至今,张华的“买砖宝”获得3项软件著作权,月均带动交易额1000多万元,公司年收入600万以上。
“不需要关系,不需要背景,只要有一颗新时代创业者的勃勃雄心。”这是“众创空间”孵化未来的精神内核,佛山新媒体产业园总经理王远江尤为看重。“我们制定了精准的招才引智策略,注重不同阶段给企业不同的扶持。”王远江告诉记者,对入驻园区创业孵化基地的企业,新媒体产业园尝试采用“以股代租”的方式,以提供三年期免租金办公和相应的管理、财务、融资支持为条件,换取该企业部分股权回报。
这种灵活的方式,不仅可以为入孵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服务,还直接把园区与孵化项目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有效提升了孵化的成功率。
在原来相对完善的各种产业链条基础上,各个众创空间、科技服务机构之间,正在形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服务链,这是禅城“双创”基地的竞争优势。
2017年“双十一”,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的一家企业——心海伽蓝的天猫总销售额超过5200万元,成为天猫浴室柜品类销售第一。而心海伽蓝的产品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园区的另一家企业——帝尚视觉提供的3D建模设计服务。
帝尚视觉的创业团队由20多位“90后”组成,专门为家居业提供3D建模设计服务。3D建模可让消费者不用看商品实体就能评估实际效果。这家公司与天猫80%以上的家具电商以及京东合作,一个月指定建模项目达300件以上。
“从园区建设之初,我们的目标就很明确,就是围绕佛山原有的制造业体系,培育创意设计和电商产业,为陶瓷、卫浴、家私、小家电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总经理陈贤伟说:“入驻项目要与泛家居有一定关联度,定位和切入点要求更聚焦。”正是当初的精准定位,让园区内企业间形成了需求互补、协同发展的效应。
事实上,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不仅仅是一个相对独立“第三方”——即只提供平台、充当中介的物业方,而是搭建三级孵化架构,按照“孵化—培育—加速”的综合孵化体系进行软硬件配备,集税务、法务、人力资源、创业导师、天使投资、行政服务、专业培训和业务对接等于一体的创业生态。园区运营方还采用“社群合伙人”的模式进行运营,深入介入园区内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投资者共同孵化入驻项目,由此实现园区原有产业结构的延伸和升级。
成体系的“软件”
尽最大努力创造环境
双创的各种奇思妙想,只能来自市场主体,来自创客们的实践。政府最应该做的,并且很大程度上也只能由政府来做的,便是尽最大努力创造环境。对于双创环境的重视,禅城区可谓不遗余力、一以贯之。
公共机构提供的公共服务,其中核心的便是制度和政策的供给。相比于众创空间和双创基地这样的“硬件”,综合成体系的创业创新政策构成“软件”,更能在营造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政务服务改革扫除双创壁垒。禅城区率先在全国探索开展“一门式”政务服务改革,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激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数据,原来部门之间相互分离的审批事项优化整合,推进线上受理、网上审批、一窗办结,优化政务服务效能。这样的改革,对企业家的信心是很有力的提振。
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双创活力。围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准入便捷性,禅城区着力优化流程,试行“容缺受理”制度,推进工商窗口业务“同城通办”,有效降低了创业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样的改革,对创业者是很有温度的扶持。
政策红利释放点燃双创热情。在全面落实佛山市扶持企业“四十条”的基础上,禅城区加码加磅推出“禅十条”,覆盖个体户、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龙头企业,从初创、成长、壮大、扩张等不同阶段,产业扶持资金总额达8亿元。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区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审核发放贷款401笔,金额7441万元,累计扶持1456人成功创业。
人才强区体系夯实双创基础。禅城区打造“立体化”人才强区政策体系,相继出台“通济才智”人才工程、人才工作“禅十条”,设立“金禅系列奖”“通济科技奖”等人才专项奖,为人才引进和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7年11月,佛山博士创新梦工场一开张,就引来大约60位博士,而且大多是80后、90后,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大学的学者。如今,禅城区拥有各类人才21.9万人,高技能人才高达3.3万人。
禅城的双创经验表明,培养、引进和用好各层次人才,是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关键。凝聚双创人才资源,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提质扩容众创空间,是发挥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作用的好模式。
而一流的双创“生态环境”的营造,就是要超越一处处单独的空间、基地,或者一项项单独的文件、措施,从而在全社会养成一种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呵护创业创新热情的群体氛围。
让双创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已成为新时代禅城的新追求和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