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15时,“生命的赞歌——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展”在广州图书馆负一楼大厅隆重展出,向社会各界展现广州本土艺术家的独特感召力和凝聚力,分别有56件绘画和37件雕塑作品参展。在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广州画院和广州雕塑院的美术家,听他们讲述创作抗疫作品的故事。
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先后为抗疫题材创作了8件雕塑作品,在这次的展览中首次公开亮相。接受记者采访时,许鸿飞表示,这些作品是记录历史的,将作品塑造好,就可能成为永恒的经典。
许鸿飞(右)与王烁生前战友、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胡世杰在王烁像前合影
许鸿飞告诉记者,他的第一幅作品是《我们在你身边》,这件作品反映了疫情初期严峻的形势,全国人民虽然相互隔绝,但是大家心意相通,坚定地站在医护工作者们的身边。第二幅《山高人为峰》,以山为体,以人为峰,山体有如刀削斧凿,岿然不动,山峰则定格在钟南山院士凝神思考的一瞬,眉头紧锁,嘴唇紧闭,透出一种坚毅。这件作品既是为抗击疫情的英雄立碑,也是为人民立碑,伟大的人民才能孕育出时代的英雄,共同努力,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第三幅《白天黑夜》反映的是在抗击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医务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疫前线的情景。第四幅《火神山建设者》共塑造了30个人物,记录了一群创造奇迹的建筑工人的光荣时刻。在火神山建筑现场,钩机、推土机、挖土机,像一场坦克大战,让人感受到在抗击疫情期间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
《丰碑》采用了浮雕的方式,展现医护工作者,解放军、科研人员、社区工作者、普通工人等各行各业的人士共同努力,共筑防控疫情的钢铁长城。
《天使》反映的是在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医护工作者用他们独特的手势和身体形态来庆贺胜利。
《天使之吻》反映了一些同为医务人员的恋人在工作中相遇,深情对视、短暂相拥,然后又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去。许鸿飞希望通过这件作品,向那些舍弃小爱,义无反顾投入到国家的召唤中的人们致敬。
许鸿飞介绍他的作品《丰碑》
《王烁》是许鸿飞的最后一幅作品。在现场,王烁的生前战友也来到了铜像前,与王烁像合影。“终于第一次看到铜像了,真的很像、很像。”和王烁一起到荆州参与流调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办公室主任李旭东在铜像前久久伫立。
许鸿飞表示:“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在特殊时期就应该记录历史。很多后人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来认识当时战役的场面,我创作作品时有这样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