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15时,“生命的赞歌——广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美术作品展”在广州图书馆负一楼大厅隆重展出,向社会各界展现广州本土艺术家的独特感召力和凝聚力,分别有56件绘画和37件雕塑作品参展。在展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广州画院和广州雕塑院的美术家,听他们讲述创作抗疫作品的故事。
为了记录抗疫,广州画院副院长郑阿湃亲自创作了一幅绘画作品。
郑阿湃和他的作品《平安中国》
“这幅画是我画的,它应该是全场唯一一张花鸟画。”郑阿湃指着身后的一幅画说,只见画里黑色的大门上贴着两个门神,周围贴着春联“千钧奋棒清妖雾,众志成城抗疫情”,横批是“平安中国”。
郑阿湃介绍,这幅画的画题就是《平安中国》,“疫情发生的春节期间,我用中国最传统的春联、门神、门楣上的玄武等‘保平安’的元素来祈求平安。门前我还画了几株梅花,是因为梅花傲霜斗雪、还是武汉的市花,而武汉是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我把这些元素整合到了一起,来增强我们抗疫的信心。”
“另外,我画这个关闭的大门也有一个寓意,因为当时祝福大家宅在家里,把大门关上就是为国家做贡献。”郑阿湃说,他进行作品构思的时间大约是10天,真正动笔是在春节后的半个月,“我觉得这幅作品打七八十分吧,我在处理的时候感觉有些地方还不到位,展览回去后还可以继续完善。”
郑阿湃告诉记者,今年1月下旬疫情发生后,画家、艺术家本来对这样的大事件很敏感,至1月26日,广州美院也接到了上级要求,要为抗击疫情创作一批作品,“很多医生护士逆行湖北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画院中有油画、国画、版画,也有分人物、山水、花鸟的专业不同,而这次展览基本是以人物绘画表现为主,歌颂描写一线抗疫人员,大家画的作品都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他们的真情实感。”
《平安中国》
郑阿湃还向记者介绍了广州画院院长方土画的《祈福图》、画家周丽宣画的超写实油画作品《钟南山》等。“当时大家都很辛苦,有些画家放假回家,家里没有绘画工具,只能就地取材或者问朋友借笔墨,这一批作品的水平是很高的,我们总共创作了80幅作品,而在这里展览的有56幅,我们到昨天下午都还在筛选作品。”
作为一名画家,经历了疫情后郑阿湃最大的感受是“珍惜生命”,“看到一线医护人员的奋斗精神,我觉得除了生命之外,有很多东西是不值一提的,作为画家我虽然不能去前线救人,但我还是能够讴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