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增城区风采:“红领巾”化身为“小记者”,对话逆行者

2020-05-26 21:31:20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4月10日,由 广州市文明办、广州市少先队理事会 指导,少先队广州市增城区工作委员,广州日报•岭南少年 主办 “从小学先锋对话逆行者”广州市增城区红领巾小记者采访援鄂医务人员活动。各位“红领巾”化身“小记者”,与逆行英雄们在网络上进行视频对话,通过群访的形式,了解医护人员的前线的工作与心路历程,医护人员向少先队员分享驰援武汉的切身感受和体会。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记者”们采访后有些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吧!

特别的队仪式向先锋致敬

广州市增城区少工委委员、少先队副总辅导员 乔安妮表示,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而少先队员的队礼则有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含义。两位医护工作者和这次所有逆行在前线的工作者全心全意地诠释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句话,为所有的少先队员做出了榜样,因此在线上活动中,我们特别设计了队员隔空教医护人员戴红领巾和齐唱队歌,向医护人员敬礼致敬的环节。

在队员邱梓淇的带领下,全体队员和医护工作者现场戴红领巾
全体队员向医护人员敬礼致敬
队员吴俊熹给彭护士长的一封信

值得一提的,彭护士长家中没有红领巾,所以队员们在活动前,还特地给彭护士长寄去了红领巾。

(一)

广州市增城区香江学校吴俊熹

今天,我作为增城区小记者代表,有幸在线上采访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批援汉队长、援汉广东医疗组组长陈爱兰医生,了解到他们在接管武汉汉口医院期间的抗疫故事。

见到陈医生,见到心目中的英雄,我难掩心中的激动,快速做了自我介绍,我提出问题:陈医生,您在驰援武汉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你们又是怎样克服的?陈医生回答:因为针对新冠肺炎这种主要攻击患者肺部的病毒,氧气是最重要的一个治疗手段,如果患者得不到充足的氧气的供应,对于危重症患者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没有那么多氧气供应,所以这也是我们医护人员遇到的最直接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困难。面对患者缺氧这个问题,我们除了使用中心氧供之外,还使用了最原始的氧气罐,因为所有的患者基本都有缺氧,为了解决这个最大的困难,我们就用自己的体力来推动一百多斤的氧气罐,来给患者做治疗。另外,我们还使用了现代化的制氧机。对于还是缺氧的患者,我们更采取了三通路的方式来供氧,一边用制氧机里面的氧,同时还可以用氧气罐里的氧,或者跟墙上的氧结合起来,这就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广东医疗智慧之一,也就是氧疗指引,就是氧气治疗指引,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通过这个最原始的办法,积极的去克服了它,然后第一时间把患者抢救过来。

陈爱兰医生

听完陈医生的解答,我似乎看到了医护人员们推着氧气罐的日夜辛劳,看到了患者的痛苦呻吟,更看到了白衣天使们与病毒死神抗争的英勇无畏!“疾风知劲草,危难见人心”,我们的白衣战士,在人民危难之际,生死关头,成为了阻挡疫情最坚固的防火墙!医者仁心,他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让我敬佩。我为我们的广东医疗队感到骄傲,为中国有这样的白衣战士感到骄傲,更为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我已经下定决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加倍努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好准备,当国家需要我的时候,能够义无反顾地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感谢陈医生接受我的采访。让我怀着感恩的心,向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致敬,向抗击疫情的战士们致敬。

(二)

广州市增城区香江学校朱家浚

在这原本该宁静的2020原本该热闹的2020年,因为一场疫情突如其来,让我们许多人都不能再见面。大人们不能去上班,老师们不能去上课,同学们又不能去上学,原本人们该幸福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因为这些恐怖的病毒,让我们很多人都不能再次相聚。在4月10日受到大队辅导员乔老师的邀请我参加一场线上采访活动,这场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我可以采访到那些穿着防护服的白衣天使。

在4月10日的下午我们的采访活动也开始了,采访的对象有陈爱兰医生和彭红护士,陈爱兰医生是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支援湖北疫情的防控医疗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兴师。彭红护士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护士。我们将依次采访他们。能采访到这些抗疫英雄烈士们我感觉我很荣幸,这应该是我整个假期以来最幸运的事了。

陈爱兰医生、彭红护士长和同事的合影

采访开始了,我的同学们都非常的棒,他们并没有很胆小,而是积极的站出来,而且他们想提的问题也是很多我想提的问题。这也让我更加的了解到了许多科普知识和一些常人接触不到的知识。接下来就到我来提问了。我问彭红护士长:当您在支援武汉时,每天要工作几个小时中间有休息时间吗?如果可以休息那么你们会拿休息时间来干些什么事呢?她回答道:我们每天工作八个小时,穿脱防护服3个小时,狭小的房间每次只允许2个人进入,他们的休息时间很短,所以只能拿休息时间来睡觉。当我听到这些时备受感动,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我们青少年应该学习的吗?这次活动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对我的成长又是一次很大的帮助!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让我们向那些抗疫英雄们敬礼。我想对你们说:你们辛苦了!向防控在一线的先锋们敬礼致敬!同学们让我们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一起加油,一起努力吧!

(三)

广州市增城区香江学校邱梓淇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有见,有闻,更有经历,也有很深的感受,亦有思考,不过在这一段疫情中,有这么一群天使,不管多么累多辛苦,他们都坚持着工作,没错,他们就是白衣天使——中国医生

2020年4月10日这一天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也非常难忘,我很荣幸被选上增城区红领巾小记者的代表,线上采访广医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生。

邱梓淇

彭红护士长是我最喜欢的女护士,今天我带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向彭护士长做了采访,彭护士长您好,请问你们每天戴着几层口罩,穿着全封闭的防防护服,连续奋战8、9个小时,很难想象,是什么让您坚持下来了呢?问题一提出彭护士长意志坚定,没有犹豫的脱口而出,“这是一种责任感和一种使命感,我们一定会尽一份力量帮助国家,我只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为自己能够为这件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而感到自豪”。

听了彭护士长的回答,我觉得医护人员们很伟大,是你们把黑暗照亮变成一道光,也是你们把这一份温暖带给大家,稳定大家的心。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最简单的话包含着最有力量的希望,我们能赢!

(四)

广州市增城区香江学校王子轩

春节本应该是家人团聚一起喜庆佳节的日子,但2020年这个春节却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控制,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是白衣天使们——中国的医护人员,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去救治病人们,真令人感动敬佩。

2020年4月10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极其难忘又极其特殊的一天,因为在那一天里我参加了“从小学先锋,对话逆行者”活动,对广医的陈爱兰医生、彭红护士进行线上采访,我当时兴奋极了。

王子轩

到了我的采访时候,我采访的我是彭护士长,我心里有点紧张,但我还是把我想说的问题说了出来,“彭护士长,您好,请问您抗击疫情结束回到广州后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呢?”彭护士长回答到,“子轩小朋友好,回到广州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陪着爸爸妈妈好好吃一顿团圆饭,因为我们是除夕夜出发去武汉驰援的,没能和家人好好的聚在一起,我的爸爸妈妈不在广州,所以我已经订好了回家的票去看望我的父母”,我被彭护士长的深深感动了,后面继续提问到,“您还能给我们少先队员说一些寄语吗?”彭护士长回答道,“我愿每个少先队员都好好学习,做一个为国家有所贡献的人”。

听完彭护士长的回答,我受益匪浅,决定长大拿起科学的武器保卫祖国,捍卫人类。

病毒无情人有情,逆行的你们最美的你们,你们展现了敬业勇敢的精神,谢谢陈爱兰医生,谢谢彭红护士长以及每一位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

(五)

增城区荔江小学 杨凯悦

两位医生落座后,采访便开始了。他们向我们介绍起了在一线与病毒做抗时的许多细节。我们也向医生们问了一个大家一直很好奇的问题——在穿着防护服时,医生护士们是如何吃饭以及上厕所的?李医生回答:身穿防护服时,是不吃任何东西的,上厕所则是直接使用穿在防护服里的成人尿不湿。并且因为 防护服的作用是防护病毒,所以是不透气的,内部也异常闷热。我问医生,有没有遇见不配合救治工作的病人?有没有害怕过?医生表示,确实有这样的病人,但也是极少数,大多数病人都很配合治疗。害怕倒是不怎么害怕,因为病人需要他们,况且若是做好防护工作,医护人员是不会感染新冠病毒的。


广医相关报道1


在这次采访中,我知道了很多有关于抗疫的细节,同时也让我感受到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是何等辛苦,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也没有,还要为了自保而穿上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抛开其它不谈,他们也不过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把责任 扛在肩头。即使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们却知道他们是为了谁。

如今,疫情已经在慢慢好转,让我们迎接凯旋的英雄们,共享即将来临的美好夏日。

(六)

增城区荔城第二小学 区倩怡

李爱民医生是南方医院增城分院消化内科主任。在2020年2月9日,他知道南方医院要组织医疗队赴湖北支援抗疫的消息,主动请缨,加入了医疗队赴湖北抗疫。

李爱民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医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我要照顾好科室的每位同志,既要完成抗疫任务,也要把他们全部健康地带回增城,让他们的家人放心。″

李爱民医生,作为抗疫前线的一员,他参加了洪湖市人民医院感染楼病房的患者查房、诊治工作,洪湖市内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留观病人的会诊工作。


广医相关报道2



疫情就是战斗,就是命令。有时候,李爱民医生一天奔走近200公里,完成了包括新堤、汉沔重灾区在内的7个乡镇卫生院,及隔离留观点的实地走访,做到患者“应收尽收、应查尽查、应隔离尽隔离、应转诊尽转诊。

通过南方医院李爱民医生的医疗团队的尽心尽职的医疗救治,给当地群众很大信心,也带来很多感动。

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令我们学到了很多,是的,有你们这一批批抗疫英雄在前线奋战,心系祖国,心系人民,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才有国家的安全,大局的稳定,人民的幸福和安康。谢谢你们!向英雄们致敬!

采访尾声,李爱民医生还勉励少先队员们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为国家多作贡献。

(七)

增城区荔城第二小学 范津儿

4月26日,我有幸被邀请参加采访两位防疫先锋--李爱民和李晖医生。两位医生在2月10日与南方医院医疗队前往湖北,在离武汉仅有一个小时路程的洪湖进行救治。

在他们刚刚到达医院时,医院的情况不容乐观,几乎在崩溃的边缘,因为病人实在是多,当地医生也实在应付不过来,甚至还有些医生护士也不幸感染。两位李医生的心态还是十分平和有信心,因为他们相信病毒总有一天会被打败!

他们在救治病人时,总有几位病人,不听从医生所给的指引,但两位李医生却说,病人的心情他们也很理解,他们能做的只有耐心的安慰病人。

当时的洪湖医院没有核酸检验机,每次都只能送到别的医院进行核酸检验,这样确定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十分不方便,于是李晖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在24小时内就组织建立起核酸检验实验室,这样他们就可以,很快确定新冠肺炎的感染者。两台核酸检验机日夜不停的操作,濒临报废,可见当时的病毒感染者数十分的多。

李爱民医生说:“回到广州后,感觉湖北经历十分难忘,治疗到康复,疫情在广东并没过去,开学又要紧扣疫情,又要复工复产,回来后又有很多消化科的病人,哪忙再累,也要治好消化科的病人。在湖北时,每当听到有病人去世后,心情都十分悲痛。只要病人不放弃治疗,他们也不会放弃!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感!”

(八)

广州市增城区香江学校侯坤明采访记录

采访对象:彭红 护士长

采访问题:医疗队在武汉勇挑重担,接管汉口医院最危重的患者,这些危重患者中,有没有情绪特别不稳定的,您是怎样安抚他们的?有没一些故事可以分享呢?

侯坤明

侯坤明问:彭护士您好,我是增城区香江学校的小记者代表侯坤明。据我所知,你们医疗队在武汉勇挑重担,接管汉口医院最危重的患者,这些危重患者中,有没有情绪特别不稳定的,您是怎样安抚他们的?有没一些故事可以分享呢?

彭护士答:你好。我记得,在汉口医院里面,有一个70多岁的阿伯,他不辛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开始一住院,他的情绪非常低落,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于是我就去专门和那个阿伯谈心,我说:‘我们是来自钟南山院士曾任职过的医院,我们有信心治愈大家,阿伯你也不要担心,我们也有能力治好你。’那个阿伯听完,也慢慢变得越来越开朗,后来那个阿伯也是被治愈并且健康出院。

侯坤明问:陈医生您好,我是增城区香江学校的小记者代表侯坤明。请问您在驰援结束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陈医生答:你好,这去武汉我自己也算是度过了九死一生,说到驰援结束后,我最想做的就是马上见到我的孩子和我的先生。我也希望不要让这次疫情夺走更多人的生命。

增城红领巾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增城少先队积极开展特色少先队品牌活动,以增强增城区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开展“我与祖国共成长”、“红领巾心向党沉浸式教育实践活动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体验式主题队日活动近50场,组织开展“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主题队日活动近30场,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黎慧莹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