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感恩而20年无私助人,被誉为“最美破烂王”的广东省道德模范尚丙辉近日拿到了崭新的户口簿、身份证,正式入户天河区元岗街公共集体户,成为一名“新广州人”。据了解,这是当地部门落实相关政策,让道德模范安居乐业融入广州、传递好人正能量的一次新写照。
心怀感恩,20年无私助人
尚丙辉原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人,现为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负责人、广州市尚丙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曾荣获“广东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称号。20年来,他一直把每个月收入的30%用来行善,帮助流浪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是广州公益事业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90年代初流行一句话:“想发财到广州”。因为身上的钱不多,尚丙辉在广州的打拼从住天桥、屋檐下开始。这种源于自身经历的同情,促使尚丙辉每月将收入的30%用于慈善公益,帮扶广州有困难的流浪人员,这一坚持就是20年。家人也随他上街慰问露宿者,派饭送水。2015~2018年,尚丙辉一家累计捐资300万元。这位废品收购站老板,现在以救助流浪汉的“道德模范”身份广为人知。
“广州给了我温暖。无法报恩,我就想着日后有能力了要多帮助别人,把善心传下去。”2002年,尚丙辉在天河客运站附近租下一间小屋,开始做废品收购生意,因此结识了众多以卖废品为生的流浪者。同为异乡人,尚丙辉深知在外打拼的不易,有不少流浪者由于各种原因在广州漂泊多年,与家人失去联系而无家可归。不足20平方米的废品收购站俨然成了“流浪者救助站”,一个又一个的流浪者归家,一个又一个家庭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实现团聚。
“让流浪者都有家的温暖,这就是我成立工作室的初衷。”2014年,尚丙辉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成立,团队一直致力于为流浪(流动)人员提供访苦送暖、亲情关爱、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
走上防疫一线,给露宿者派口罩
目前,尚丙辉团队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3000人,志愿服务队伍(团体)发展到10多个。他们中有本地市民、外来务工者,也有在校大学生。帮助社区老人理发、给自闭症儿童送温暖、夜间给流浪者送食物、协助城管进行交通指引……工作室公益辐射的人群也越来越广,每年救助贫困流浪人员上万人次,成功帮助逾400人与亲属团聚,帮助逾100名流浪青壮年找到工作,先后资助逾60名家庭贫困学生及孤儿重回校园,为大病家庭筹款逾300万元。
“露宿者整天在街头活动,容易受感染,继而在感染其他人,成为移动的传染源。”疫情防控期间,一群志愿者每晚在穿街过巷,派口罩、量体温、做登记,至今派发口罩超过3000个,惠及1000多人次。这项志愿活动的发起人正是尚丙辉。自今年春节起,他便响应钟南山院士的号召,带领组织下的志愿者们,投身全民防疫一线。
志愿者陈勤英说,他们每天轮岗组队,走遍了广州火车站、一德路、小北、光孝寺等露宿者集聚地,派口罩、量体温、做疫情防控教育。
助好人融入广州,凝聚正能量
“在广州生活了27年,这里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了,现在落了户成为新广州人,感谢政府的关怀!”尚丙辉高兴地说道。据了解,这是天河区落实相关政策,关爱和勉励广大来穗务工人员,让好人安居乐业融入广州、传递“好人有好报”正能量的一个新写照。
尚丙辉表示,关爱外来人员工作室所在的元岗街道及天河区政府对公益事业非常关心和支持,经常了解他们有什么困难,尽可能地提供便利。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广州生活,也希望能在未来解决入户问题,真正融入到这片心爱的土地,也方便在此从事更多志愿服务。
落户广州后的尚丙辉,每天依然在为公益事业而奔波。上个月,他又帮助了在广州流浪六七年的李开军找到远在四川的家人,让他与亲人团聚。尚丙辉说:“我是一名党员,我会尽我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继续为广州这个‘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