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的墙上,刻着钟南山院士写下的四个字:“顶天立地”。这家实验室是中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钟南山常常教导学生,顶天”便是抓住国际前沿理念和国家急需的一些项目,“立地”就是研究制造出来的药品、器械和治疗方案,要让老百姓用得起,得到实惠。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涛说,他们不仅具有前沿的基础研究,研发的药品、器械、产品也都贴近民众健康需求,力求做到效优、价廉、安全、便捷。近日,在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组委会的邀请下,记者走进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抗疫战场的全能战士
抗击疫情战线的链条很长,从救治病人、快速诊断试剂研发、新冠肺炎重症AI预测模式搭建、再到抗病毒药的筛选、疫苗的研发,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承担重要任务,都做出亮眼成绩。这种“全能角色”令人称道。
背后的原因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科研与临床同时并重。钟南山目前还担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与疫情战斗的号角一吹响后,救治便是第一场大仗。在今年1月到3月,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医疗队伍能在广医一院、广州市八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汉口医院、武汉协和西院ICU乃至伊拉克六大战场同时作战,并且在广医一院大本营实现了危重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通过肺康复努力实现零后遗症。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医疗队伍不仅救病人于水火之中,也能为民众健康计长远他们在临床战线上发现问题,在科研战线寻求问题解决之道,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继续在临床上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室成功建立了国际首个新冠肺炎非转基因小鼠模型。“通过转基因,让不会感染新冠肺炎的小鼠感染上,这为日后的药物和疫苗的动物测试提供了前提条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主任陈涛博士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实验室目前也在研发三类疫苗,包括新冠病毒mRNA疫苗、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和重组腺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目前三款产品正在进行相关临床试验申报。

产学研最终要给百姓实惠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专家们往往具有多种身份,他们是医生、教师、科研工作者和发明家。
他们能治疑难病症,能写高水准的论文,也能够研发出服务百姓健康的实惠产品。陈荣昌教授在抗非期间是ICU重症监护病房的负责人,他曾目睹十多位医护人员再给病人插管时受到感染。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已经缺氧,插管会让他们更加缺氧,所以插管的过程要又快又好。出于对病人需求和医护人员防护的考量,他研发了插管面罩,这让医护人员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插管动作。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样接地气“发明”依然有很多。周荣教授便在大年初一就自带仪器驱车奔赴黄冈抗疫。作为在医院临床一线从事病毒学基础与应用研究工作的专家,周荣针对“呼吸系统传染病院感防控”这一国际难题,创造性提出了“单人隔离、即时消杀”的理念。有别于传统的隔离消杀是在物理大空间内进行,该理念强调从源头控制。
如今周荣团队发明的一系列呼吸传染隔离防控的原始创新技术和产品,比如隔离诊台,负压隔离病床、半开放式的隔离病床、隔离椅等已经充分应用在各个医院。

比如负压隔离病床,便是在床体内部形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床头顶部的进风口直通风道,通过杀菌主机箱内风机的运行带动空气流动,使进风口形成负压,抽吸病床内可能含有病原气溶胶的空气进入杀菌主机箱 ,通过杀菌主机箱内的净化消杀单元对细菌、 病毒等传染性微生物进行消杀过滤,处理后的洁净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
“往往只有大医院才能有条件建设负压病房,但是经济实用的负压隔离病床却可以普及到各类医院,这将大大改善基层医院的防护能力。” 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利国对记者说。广州呼研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成果转化的平台。
核酸检测是复工复产不可少的一环。新型智能咽拭子机器人便是该实验室联合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这套系统可代替医护人员进入隔离病房等感染区域,近距离接触疑似感染病人,由医护人员利用人机交互终端,以远程操作形式完成咽拭子样本采集,在避免交叉感染的前提下,轻柔、快速地完成咽部组织采样任务,达到统一规范的采样质量。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呼吸内科医生李少强告诉记者,机器人采集的咽拭子质量不劣于人手采集,未来随着5G技术的成熟。这套系统甚至可以实现跨省的远程操作,这可以有效解决边远地区的采样能力不足的问题。
开发的产品要效优、价廉、安全、便捷,这是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一直贯彻的理念。“钟老师所说的‘顶天立地为人民’,我们一直铭记于心并贯穿始终。科研我们可以做到顶天,与国际顶尖对手竞争。但最终要服务于老百姓,服务于临床。”陈涛告诉记者。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在9月23日于广州举办的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会对这些服务百姓健康的创新成果进行展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龙锟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龙锟、邱伟荣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龙锟、邱伟荣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