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钟南山:这次疫情应对跟非典时有很大不同

2020-09-10 20:18:23 来源:广州日报

9月8日下午,中国工程院举行学习钟南山、张伯礼、陈薇院士科学精神座谈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工程院在这次抗疫中经受住了考验,为疫情防控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抗非典时有很大不同,这一次,他也与30多个国家分享,但分享的不仅是中国抗疫的经验、体会,还有中国抗疫的规律、机制。“包括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我们对疾病预测的模型,以及我们对重症患者的发展预测、动物模型、治疗方法等。”


钟南山在发言中说,自己是资深的老院士了,1996年成为工程院院士以来已经24年了。20多年来,有几点感受自己有比较深的体会。第一,24年来,自己学习了一些老院士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精神,这一条对他影响很深。“我听了一些老院士的讲话,他们的为人,我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2003年非典时我也是坚持用事实说话。包括2015年的MERS,也是按照我在工程院的这段时间遵守的这一条来做的。”

第二点是要注意转化。钟南山说,几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和两院院士座谈时说,搞科学研究,必须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光是出论文是不够的,我们实验室的样品要变成产品、商品。在这方面,中国工程院做得是比较好的。哪怕在最高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文章,也要考量它对医学诊治有什么指导作用。“这一次(新冠疫情)也给了我们一个很深的教育,我记得在武汉,治好的人跟有病的人混在一块。后来,以王辰院士为首的专家团队建立了方舱医院,一两万人就能从中分出来了,使得我们很快就控制了疫情。在科技方面也是这样,我们懂得了如何用科技指导实践。”

钟南山还表示,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与2003年抗击非典时有很大不同。“非典时,我去了30多个国家讲述中国抗击非典的经验。这一次我也与30多个国家分享,不单是分享经验、体会,还有我们中国抗疫的一些规律,我们的机制,我们下一步怎么做,我们对疾病预测的模型,以及我们对重症患者的发展预测、动物模型、治疗方法,都有一些研究的指导。这也是中国工程院给我的启发。就是说,要经常想到,做研究要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钟南山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表示,自己还有一点很深的体会就是,院士要不断学习。“现在有很多交叉学科,这一次我也学习了一些大数据、AI、5G、云平台,都用在我们的诊疗里面,院士也要好好学习,不断提高。”


作者:肖欢欢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