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2020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在广州琶洲国际展览中心4.2号馆开幕,将持续展出至9月13日。本届博览会以“弘扬工美文化,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展览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国际标准展位逾336个,特装展位超过800平方米。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广东省工艺美术白皮书(2020)》。
主办方发布《广东省工艺美术白皮书(2020)》 |
本届展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支持主办,粤港澳三地工美协会共同推进。主办方介绍,与2019年相比,此届展会有着全新的面貌,展现了新亮点、新工艺、新传承和新文化。
首设“抗疫作品暨武汉大师交流”展区
记者了解到,今年设有4个特色展区,分别为首次设立的“抗疫作品暨武汉大师交流”展区、“2020珍品馆工美十杰作品展”展区、“全国工艺美术特色区域作品展”展区以及“9+2区域(广东省各地市展团)”展区。四大特色展区汇聚逾万件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展示出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成果与亮点。
其中,“抗疫作品暨武汉大师交流”展区,弘扬传统文化,致敬最美逆行者,展现广东工艺人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2020珍品馆工美十杰作品展”展区,展现培育扶持青年艺术家的成果;“全国工艺美术特色区域作品展”展区,则吸引了来自福建、湖北、大连等全国各地的工艺美术作品参展;另还有“9+2区域(广东省各地市展团)”展区,充分展现了广东工艺美术的百花齐放。
“粤鄂两地情,抗疫心连心。”在本届展会首次设立的“抗疫作品暨武汉大师交流”展区,汉秀、武汉泥塑和剪纸等等一系列湖北展团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现场,素有“江城八怪”之一称谓的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武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泥人胡”胡作林,正在雕刻李兰娟院士泥塑。疫情发生以来,他先后创作了以钟南山、李兰娟等抗“疫”英雄的泥塑作品,作品被相关博物馆收藏。
泥人胡现场雕塑
“在武汉疫情最为严峻之时,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向我们捐赠了一大批口罩等防疫物资,为了感谢广东人民,因此这次展会我们都很积极过来支持。也期待能够和更多广东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家进行交流。”胡作林说。

泥塑家“泥人胡”与观众合影 |
现场:广绣世家母女现场刺绣,非遗在传承中创新
博览会现场,广绣的身影也未缺席。在一个陈列着多幅精美的广绣收藏画和文创产品的展位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代表性传承人、广绣工艺美术大师梁秀玲和她的女儿梁晓曼正在向观众现场展示刺绣技艺,巧手翻飞中一幅明亮鲜活、别具岭南特色的荔枝图逐渐成形。
梁秀玲和女儿梁晓曼
梁秀玲出身于广绣世家,至今已从事刺绣40多年。到女儿梁晓曼这一代,已是第六代传承人。母女俩经历大半年合作完成的《红棉盛放》广绣作品,也参与到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的评比。
广绣作品
“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民众看到我们广绣人的制作技艺,展示广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梁晓曼说。梁秀玲坦言,女儿和自己的风格有所不同,目前自己更多专注于装饰收藏挂画的创作,女儿则受大学所学设计专业影响,更具有创新意识。梁晓曼致力于将广绣元素融入到家居软装和项链、耳环等日常用品中,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实用性更强,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受欢迎。
年轻艺术家为大湾区工艺美术“代言”
主办方介绍,“融合”与“传承”是这届展会的关键词。在展出的精品中,有脱颖而出的“大单品”,有行业老行尊作品中的重器,有新生代艺术家创意满满的新颖之作,还有接地气的文创“爆品”。
广东是工艺美术产业大省,其工艺美术产业在国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承载着岭南久远的发展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据了解,多年来,广东省工艺美术产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25%左右,在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产业集群规模、生产总值和出口交货值等方面都占据全国行业前列。
现场展示的工艺品
其中,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牙雕、玉雕、木雕、广彩、广绣)”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粤绣、肇庆端砚、潮州木雕等许多种类享誉海内外,粤绣更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和惠州等地工艺美术产业已经形成20多个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全省从事工艺美术相关产业的人数已超过100万人。
展品之上,展会本身具有多个维度的融合。一是区域融合,粤、港、澳三地,文化同源,又因为各自的区域特色和接收的外来文化有所不同,开出同根又各有特色的花朵,在工艺美术领域上,粤港澳三地同台竞技,融合发展。
现场展示的工艺品
此外,本届展会为不同领域的名家提供了丰富的交流互动和寻求合作的机会。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发展,让大众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传统工艺之美,本届展会还挑选了一部分有“颜值”、有技艺的90后年轻艺术家,为大湾区工艺美术“代言”,为大众展现大湾区工艺美术的新气象和传承发展前景。
现场展示的工艺品
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戴智告诉记者,粤港澳大湾区在工艺美术领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以广东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艺美术行业发展迅猛,1981年,全省工艺美术总产值只有5.89亿元,出口交货值4.72亿元;至2019年,全省工艺美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074.26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也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了文化自信。
“如何薪火相传,同时又与时俱进,保持工艺美术产业生命力,我们在努力。举办2020粤港澳大湾区博览会,是我们在这条文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定一步。”戴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