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中心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这个建设项目从2017年7月奠基动工至今,历时三年多,预计2021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钟南山院士出席封顶仪式,他对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充满信心与期待。
他说,这不仅是一个呼吸中心,实际上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远程会诊、培训人员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在呼吸学科带领下,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支撑和促进呼吸学科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
钟南山:希望医院用好这个平台,推动呼吸专业走在世界前列
钟院士回忆了广州呼吸中心从提议到落实、从选址到开工、从奠基到主体结构封顶的全过程。
他说,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更凝聚了很多无名英雄的共同努力与默默付出,从2017年7月7日奠基动工到主体结构封顶历时三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地处岩溶高发育地带、地质情况复杂等意想不到的困难,但都被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克服了,特别是抗疫过程中,项目复工复产后一直保持加速前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得以如期推进。
钟南山院士对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充满信心与期待,他说,这不仅是一个呼吸中心,实际上是一个集科学研究、产学研结合、远程会诊、培训人员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在呼吸学科带领下,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支撑和促进呼吸学科向着更高水平的发展。
钟南山院士希望医院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推动呼吸专业走在世界前列,并不断扩充平台,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吸引更多的项目和人才,为应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突发重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作出贡献。
目前抗疫工作仍在继续,钟南山院士叮嘱,希望参建单位一方面继续加强防控工作,一方面保质保量推进工程建设,期待2021年6月,广州呼吸中心项目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项目建成将进一步释放广医一院潜力和后劲
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黎毅敏介绍,广州呼吸中心项目自2009年11月获批示后,在钟南山院士的大力支持和多方呼吁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开始选址到奠基动工、再到拔地而起,整整用了11年时间,终于迎来了主体结构封顶的大喜日子。
该院院长黄锦坤则表示,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不只有大楼,还有大梦想、大追求、大平台、大担当。
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将进一步释放出医院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的潜力和后劲,进一步打开广医一院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在钟南山院士的带领下,以建设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为机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学术研究中心、临床诊疗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充分展现出广医一院“顶天立地为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力争明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
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在致辞中指出,广州呼吸中心是广州市“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钟南山院士带领的广医一院的发展优势,优化广州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城市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水平。
王健说,经过671天的艰苦奋战,广州呼吸中心项目经历了各种艰难险阻与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目前广州呼吸中心项目实体质量控制良好。接下来,集团将一手抓好装修安装施工工作,一手抓项目的疫情防控,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和进度关,继续发扬南山风格,力争在2021年6月30日前完成建设任务,确保竣工工程验收合格,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苏岩表示,主体结构封顶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接下来的建设中,现场实施的重点将转入机电装修、医疗系统配套工程的各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的新阶段,要完成项目拟定的安全质量工期目标,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更需要参建各方众志成城、通力配合、精心组织、科学管理,要继续发扬抗疫精神,力争完成明年如期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历史使命。
广州医科大学副校长方灿辉到场祝贺。他说,主体结构封顶意味着工程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还有更多专业化的工程建设,希望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一切工作安全为先,严把质量关。
新闻链接
广医一院硬软件实力不俗
广医一院始建于1903年,历经117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平台,包括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该院被纳入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全国113家,广东省6家)、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登峰计划”首批建设单位(全省5家),呼吸科连续10年(自2009年起)蝉联中国医院专科影响力排行榜榜首,具备引领中国大健康产业以及呼吸学科群的硬软件。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该院承担着广州市危重症病人救治、驰援武汉,及配合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国外抗疫工作,充分发挥了“国家队”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作用,及维护国际社会医疗服务工作。
在抗击疫情中,该院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联动优势,全力开展科技攻关,承担疫情防控相关科技攻关,对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研究,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预测模型。
广州呼吸中心简介
广州呼吸中心项目于2014年4月立项,位于荔湾区大坦沙岛桥中路,建筑面积约21.7158万平方米,拥有1200张床位,包括东、西两个地块,西地块包括1幢地上20层(部分5、6层)的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东地块包括1幢由地上15层的国家重点实验室、6层的学术科研楼以及2层的学术交流中心构成的综合体,东、西地块通过2层架空连廊连通,另设3层(部分2层)地下室,以及道路广场、绿化、公用工程等配套设施。
作为省市重点工程、重大的民生建设工程,广州呼吸中心项目的建成将为广东省加快建设医疗卫生高地发挥更积极的推动作用,及成为“高标准、国际一流”,世界领先水平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和研究中心。
广州呼吸中心作为亚洲未来最大的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在医疗大健康产业中起着引领行业的关键作用,同时乘着“一带一路”新风与沿线国家协同联动合作,推动中国呼吸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