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钟南山院士题名!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揭牌

2020-10-21 13:36:25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10月20日,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会上举行了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揭牌仪式。据了解,近日钟南山院士特意为该馆题名。

大咖云集,共话中医药抗疫实践

本次研讨会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岐黄学者方邦江教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专家张大庆教授等分别就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理研究、中医疫病传承理论防治新冠肺炎救治临床实践、当代医学文献收集与整理作了学术报告。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张忠德教授从中医药辨治新冠肺炎谈了关于当代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思考,抗疟专家、珠江学者宋健平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助力全球抗疟的举措和成效。 

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学术研讨会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广东省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广州中医药历史文化研究基地协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承办,是第十届广州学术季的亮点活动之一。研讨会旨在全面总结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经验与作用,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来自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医疗机构、有关团体代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层干部、师生、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现场参加了本次会议。

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在致辞中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举办中医药抗疫与文化自信研讨会和建设抗疫文献馆,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有关政策、推动中医药工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实际行动,也是加强古典医籍精华梳理和挖掘,助推中西医抗疫研究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新时代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的具体实践。

广东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对研讨会召开和抗疫文献馆揭牌表示祝贺,并就如何开好研讨会、办好文献馆,推动广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谈两点意见,一是修医德,行仁术,传承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二是抓时机,寻突破,研究推动中医药创新性发展。徐庆锋指出,要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的思想内核、理论逻辑和实践方法,深度挖掘广东中医药应对大灾大疫的丰厚积淀,坚持中西医并重并用,筑起化解防范重大疫病疫情的医疗防线。

历时4月建成,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揭牌

作为本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的重要环节,全国首家抗疫文献馆正式揭牌。张建华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校友多加关注,多多支持,把参与抗疫、记录抗疫、宣传抗疫的宝贵文献和实物资料都汇聚到文献馆中来,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据介绍,该馆由广中医图书馆负责筹建,今年6月向全球开展抗疫文献和实物征集,由于广大市民和校友的积极响应和踊跃捐赠,仅用4个月的时间建成。目前共采集到纸本外文图书167种、纸本中文图书798种、纸本古籍134种、数字化文献9276种、学位论文34605种、报道文献16722条、学术论文4992种、视频343个、实物藏品164件。香港校友胡卡博士及家人特捐款50万元资助建设,命名为“星玉阁”,意寓中医文化对人类贡献如星光灿烂,似玉石永恒。近日,钟南山院士特意为该馆题名。

实物中展出了一套特别的“战地婚纱”。原来在疫情之初,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护士唐杏杏主动推迟婚礼、请缨援鄂,医疗队队员用隔离衣为她改制婚纱,举行线上“婚礼”,这套珍贵的婚纱曾被广东省博物馆借展。馆内展品还包括援鄂医生入党宣誓词手稿、张忠德等国家中医医疗队(广东队)队员签名的防护服以及附属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的大量中医处方手稿、中医护理方案、护理记录等。

抗疫文献馆的墙上还展出了馆藏岭南抗疫古典医籍、李国桥教授与青蒿素研究推广、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从非典到新冠的坚守与担当等珍贵图片78幅,让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中医药抗疫文化史。


作者:王婧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