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新冠疫情发生以来,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广州日报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第一时间全体动员,以战斗状态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既充分报道好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又始终紧跟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权威准确、生动鲜明地把广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术打法凸显出来,把各区各部门各条战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风采斗志刻画出来,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唱响“广州声音”、讲好“广州故事”、彰显“广州力量”。
发挥主流担当做好双统筹双胜利文章
在战疫报道中,广州日报始终把“党媒姓党”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策划和报道始终紧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跟省委部署、紧跟广州举措,在每个重大举措的报道中、在每个重要节点的策划中紧跟中央、省、市部署做好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文章。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做好总书记报道。充分准确报道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广州落实举措展开宣传报道。2月伊始,总书记强调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广州日报迅速推出“社区防控全记录”全媒体专栏对广州多个小区逐一扫描;全国两会期间,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第一时间策划推出《学习金句》《学习笔记》《听代表委员讲中国故事》等融媒体产品,立体阐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动人故事。此外,还开设《育新机 开新局·高端访谈》《六稳六保·著名经济学家访谈》等专栏专题,创新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讲话精神。
——及时准确宣传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第一时间传递权威声音,为疫情防控敲响“定音鼓”,为市民群众提供“定心丸”。疫情发生以来,从1月28日开始至今,省市两百多场发布会,广州日报均采编全程跟进、提前预热、现场直播、即时推送、整合发布,勾勒出一张全面立体的战疫战况图。同时,为加强舆论引导,凝聚战疫力量,先后推出“平安是对社会最大贡献”“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战疫辩证法”等“广言”系列评论。
——策划“决胜阻击战”系列组合报道,从今年2月下旬推出《广州战术》《广州故事》系列报道,以深度述评深度剖析广州战“疫”战术打法,以鲜活故事刻画“大考”之下的广州人和广州城。2月21日广州战疫满月当日推出的《“医”不容辞》特辑,以温暖感人的一封感谢信和精致的手绘群英谱,致敬所有平凡的广州人。随后,又在“惊蛰”“春分”等节点推出《惊蛰·英雄花——广州高效有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报告》、《春分·正气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感动世界》、《广州力量》等特刊特辑,为战“疫”加油鼓劲,营造“全民战疫”的良好氛围。
全景谱写战疫史诗感动万千国人
在战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不缺的就是鲜活感人的故事。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广州日报人始终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新闻人的责任和担当。
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买着无座车票赶赴武汉。随后,广州日报第一时间推出《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这两张照片让人肃然起敬》,钟院士在高铁餐车上满面倦容闭目小憩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引发全网热转。
从抗击疫情斗争以来,广州日报还持续推出“钟南山战疫50天日程表”“ 100天,钟南山‘跑’遍半个地球”等融媒爆款,多条登上微博热搜排行榜,并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转载。其中《84岁钟南山再上防疫最前线》报道抖音播放量达到3.09亿,创造广州日报抖音播放量最高纪录,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10.6亿。同时,还独家推出全媒体产品《南山战疫日志》,通过身边人的讲述再现钟南山院士的战疫岁月。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钟南山院士获颁“共和国勋章”,广州日报提前策划推出特辑报道《国之南山》,以独家故事、珍藏图片立体展现钟南山作为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国士的担当,展现他与广州一脉相承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了党媒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中,我们不只有钟南山。为记录医务工作者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感人故事,疫情发生以来,广州日报派出记者深入荆州一线,深入隔离病房,开设《荆州直击》全媒体专栏,发回大批鲜活一线报道,并推出《庚子英雄》《驰援日记》《一线党旗飘》《战疫者名片》等多个专栏,真实记录救治工作的危险和艰辛,讲述一线战疫者的敬业与专业。

为英雄立传,为城市立心,为未来立志。3月下旬起,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承办、广药集团协办的“手印·铭记”大型全媒体传播活动启动,收集到广东援鄂英雄的手印和文字图像资料被永久收藏在广州市国家档案馆里,活动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此外,还推出《纸间记“疫”》《掌·声》等一系列融媒体报道,记录战疫历程,致敬一线医护。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服务群众打造爆款
疫情发生后,防治指南满天飞,其中一部分并不专业甚至是错误的。为此,广州日报推出“官方指引来了”系列长图,将国家和省市卫健委、疾控中心等权威发布的防护指引设计为精美的长图,以直观、鲜明的宣传手法,向公众普及防护知识。
此外,广州日报还利用直播、短视频、海报、H5等产品形态,如每日疫情走势小视频、《“罩”顾好心情》“晚安”系列海报、小林“疫”历、《开工吧!健康君!》等系列音视频自制短剧传递服务信息,这些内容权威客观、形式生动有趣、体验轻松愉悦的产品,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科学的抗疫氛围。为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2月25日,广州日报与广州市文明办、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合联合发起“使用公筷公勺,推进广州文明餐桌建设”倡议,得到多家餐饮企业和小区支持,直接促成了《餐饮服务业公筷公勺实施指引》的发布。


疫情期间,为满足学生居家学习的需求,广州日报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将“广州电视课堂”引入广州市区融媒体中心新花城客户端,确保学生通过新花城可免费、流畅观看课程直播、回放。除参与课程录制外,还在新花城推出“名师划重点”“名师一分钟”“每日最受欢迎课程”“小记者云采访”等配套产品。自3月初至5月31日,“广州电视课堂”直播+回放累计点击8.9亿人次。
除了“广州电视课堂”外,包括新花城客户端在内的广州日报融媒体平台推出了多项服务功能:接入广州市卫健委“广州健康通”,让市民可便捷使用口罩预约、线上问诊、门诊查询等实用服务;“发热门诊地图”“NCP同程查询”“疫情地图”等方便市民快速查询就诊……可以说,在通过宣传报道助力广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广州日报也在不断探索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据统计,从1月20日至10月12日,《广州日报》共投入版面1097多个,刊发稿件4682多篇;广州日报APP、新花城APP、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端口播发报道131644篇,总阅读数超过36亿。各端口的阅读量或播放量都创下了纪录:抖音过亿级作品2条、过千万级作品92条,微博总共有千万级作品41条,微信100万+作品6条、10万+作品769条。
常态化疫情防控还在持续,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还有待全社会扎实的努力。未来,广州日报将秉持在战“疫”中锻造的信念,积淀在宣传报道中淬炼的启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推出服务功能,不断丰富融媒传播的内容和形态,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强化宣传引导效果,打造新型主流舆论阵地和服务平台,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讲好中国故事、广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