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是世界第19个慢阻肺日,钟南山院士携团队第九次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他以中英双语致辞,第八次讲解慢阻肺防治。
本次活动在线上进行,近百万粉丝通过广州市融媒平台新花城、广州日报APP、广州日报微博、网易客户端等平台观看讲座视频直播。全国各地83家医院参与联动,组织收看直播。
钟南山第九次登上名医大讲堂,中英双语致辞线上开讲
"各位国内外的病友,全国各大联动医院的同伴们大家好!11月18日是世界第19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日,也是我第八次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讲授慢阻肺的防治知识。"11月18日上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携团队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多次讲解慢阻肺的防诊治。
作为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的院士顾问,钟南山院士之前曾在2010年4月6日、2012年2月8日、2014年11月20日、2015年11月18日、2017年5月2日、2017年11月15日、2018年11月21日、2019年11月20日,八次携专家团队登上名医大讲堂,分别以“轻松呼吸,春日行动”“冬春之交,轻松呼吸”“多吹一口气,远离‘慢阻肺’”“早防早治,呼吸畅顺”“清新空气,舒畅呼吸”“认识慢阻肺的多面性”“早防早治,始终不晚”“防控慢阻肺,你我携手行” 为主题向听众做健康科普。
今天(2020年11月18日)是钟南山院士第九次携团队登上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以 “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为主题在线开讲。
慢阻肺防诊治无国界,在线收看直播的也不乏海外的听众。钟南山院士以中英双语致辞,并给出了慢阻肺防治的四条建议——
建议1:像量血压那样定期测肺功能,以便对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凡是抽烟的或者长期吸入有毒的颗粒的人群,40岁以上的人群,有慢性咳嗽咳痰的人群,或在儿童时代反复有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人群,每年都要做一次肺功能检测。
建议2:像长期服用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一样,长期对慢阻肺进行治疗。
慢阻肺的病人经过治疗以后咳嗽咳痰的和呼吸困难的症状是可以得到改善,但慢性炎症始终存在,一旦确诊就必须坚持治疗。
建议3:慢阻肺的治疗的除了药物治疗,还要重视非药物治疗,特别是康复锻炼。
吸入的药物必须要达到小气道才能够发挥它最大的疗效。非药物的治疗包括运动锻炼,呼吸肌肉锻炼,还有主动清除痰液等,效果有时甚至比药物治疗还好,所以大家要重视。
建议4:灰霾天或空气污浊的环境里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
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如果戴口罩有时候会加重呼吸困难,建议在特殊的天气里不要外出,可在家里进行康复锻炼。
全国83家医院参与联动,百万粉丝多平台收看直播
随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前任院长、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讲解了“多方位最大化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郑则广教授则介绍了如何实现“慢阻肺吸入治疗疗效最大化”。
广医一院呼研院的护士还为大家演示了实用易学的呼吸康复操和呼吸排痰操。
近百万粉丝通过广州市融媒平台新花城、广州日报APP、广州日报微博、网易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观看本场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视频直播。全国各地83家医院参与联动,组织收看直播。
详细的内容将在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微信公号:gzrbjkgj)和健康周刊上刊出,请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