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以“南山”之名,脱下白大褂,他们同样在救死扶伤

2020-12-09 19:56:47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这是一支有着半个多世纪光荣传统的队伍。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的名义,身经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新冠、支援汶川地震等全民战役,足迹遍及全球缺医少药之地,至今感召了2000多名医护同道,治病救人近40万人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山志愿服务队,在海内外树立起了中国医护人的高洁形象。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脱下白大褂,穿上绿风衣,同样能成就一番治病救人的事业。 

“南山风格”吸引2000多志同道合者

钟南山院士团队也缺医疗物资!战“疫”最严峻之际,那一幕幕全民同心、八方支援的场景,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中。“请放心,我们一定当好‘后勤兵’!”南山志愿服务队的铮铮誓言与逆行担当,也一直回荡在广州市民的脑海里。

南山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6年,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市工人医院志愿服务队,市内第一支医疗志愿服务队伍。服务队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担任名誉队长,建立之初便提出以“提升周边社区居民健康意识,扶助弱势群体”为宗旨,以医德和技术帮助人民群众。在繁重的科研、临床业务之余,钟南山经常挤出时间,跟年轻人一起参与志愿服务,交流心得。

“这是一支有着半个多世纪光荣传统的医疗志愿队伍,在钟院士的感召下,正在把悬壶济世的精神发扬光大!”莫明聪说,“南山风格”犹如服务队的精神坐标,至今吸引了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的2000多名志同道合者共襄善举。从1998年抗洪救灾,2003年抗击非典,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天气、支援汶川地震,到2020年防控新冠疫情,南山志愿服务队发挥医疗志愿者专业优势,始终冲锋在前。

近10年来,南山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援疆援藏、“爱肺计划”“救心行动”“青年文明号在行动”暨健康直通车、急救知识进校园、社区大型义诊、技术帮扶等院内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千余场次,服务时长16余万志愿时,治病救人近40万人次,受惠群众不计其数,树立起中国医护人的高洁形象。

脱下白大褂,穿上绿风衣,也能治病救人

周二早晨,在略显拥挤的广医一院门诊大楼,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医院各处,奔波于亟需求助的病患之间。他就是该院的团委书记,南山志愿服务队执行队长莫明聪。医护人员告诉我们,这是该院的一道知名风景。

脱下白大褂,穿上绿风衣,同样能成就一番治病救人的功德。

早在2004年,莫明聪入职广医一院病理科工作,他是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技术过硬,是科室的技术骨干。2010年后,他当选医院团委副书记,变身志愿者。“以前做临床工作,现在在团委从事行政、志愿服务。虽然角色变了,但目的都是为了病人福祉。”莫明聪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医疗志愿服务也要有一份担当。”

是什么让南山团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莫明聪回答是“志愿精神和南山风格”。他表示,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可医者没有功成身退日,保障各界平稳复工复产是南山人肩上的重担,“一线医疗志愿服务很累,更要不忘医者初心。”

一场震撼全球的疫情,让公众对日常卫生健康有了新的感悟、新的需求。为此,除了直接支援一线,南山志愿服务队还发挥专业优势,制作一批防疫科普视频、宣传册,协助党政部门制定防控指引,引导社会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和做好个人防护,治标更治本。

17年前,钟南山院士坚定地说“把最重的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而今,“南山风格”影响着一代代的南山人,遇到困难时,莫明聪和同伴们经常说:“我是医疗志愿者,我先上!”


作者:何道岚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