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国际先进水平!黄埔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38%

2021-02-20 20:57:27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大湾区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2月20日,时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两周年之际,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州推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回顾2年来广州交出的科创成绩单。

黄埔区副区长贺璐璐介绍,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4.38%,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广州高新区综合排名连年攀升,从全国第12位跃升至第6位。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
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据悉,位于黄埔区的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大科学装置区、科教创新区等重点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知名院校落户。

致力成为世界领先的中国智造中心的广州科学城集聚中科院系列院所及各类高端研发机构超1000家。黄埔港打造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省重点平台,龙芯、飞腾、鲲鹏、统信、麒麟等一批高水平项目落户,成为全国唯一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

广州国际生物岛拥有国家实验室等顶级生命科学研发机构和金域医学、燃石医学、百奥泰等超过500家生物医药企业,集聚了钟南山院士等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成为广州打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的核心驱动。

打造战略科技力量
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启动筹建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聚焦国家需要和湾区发展需求,建设“1+1+3+N”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集群。第一个1是钟南山院士领衔的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启动筹建,第二个1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3代表人类细胞谱系、航空轮胎动力学、慧眼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推进,N代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国家纳米中心、空天院、微电子所、自动化所、长春应化所、沈阳金属所等中科院强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13个项目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高度肯定,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达8家,占全省2/3。这些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中,有9个项目成功列入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十四五”实施方案》。

激发科技产业活力
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开发区首位

贺璐璐介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科技部遴选瞪羚企业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高新区前四,上市企业累计63家,居全国开发区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5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区生物医药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骨干作用,核酸检测试剂盒供应量超全国4成,取得“三个全国第一”“三个全国最大”战略成果(达安基因是全国第一批研发出核酸检验试剂盒、核酸快检的企业,万孚生物是全国第一批研发出抗体快检的企业;达安基因是最大的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万孚生物是最大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金域医学是最大的第三方核酸检测服务机构),为大湾区贡献了黄埔抗疫力量。

深化湾区科技合作
与港澳高校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

据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推动三地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对接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据介绍,该区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创新中心已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合作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香雪制药与澳门大学共建“穗澳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创新转化中心”已经成立。设立了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科院母基金,促进三地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目前该区有11家赴港上市企业。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青春黄埔行”吸引100名港澳学生实习

推进港澳创新规则衔接,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香港知识产权交易所、澳门科技大学等单位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联盟。出台“港澳青创10条”,为港澳青年在创业启动、创新激励、平台建设等各方面提供多元化的扶持。建设8平方公里的广州科学城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澳门青年人创新部落已成功引进港澳企业项目超过40个。开展“青春黄埔行”实习实践活动,吸引100名港澳学生到区内实习。


作者:方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