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不停,防控不休
广州科技工作者与医务工作者同行
凝心聚力 和时间赛跑
用“硬科技”武器
战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广州速度!
紧急建成“猎鹰号”方舱实验室!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单位共建的联合“猎鹰号”方舱实验室,6月1日在广州投入使用。
这是“猎鹰号”方舱实验室在广东省首次投入使用。目前,“猎鹰号”方舱实验室设地广州体育馆,将安置4个气膜实验室,每个气膜实验室占地约210平方米。6月1日,首个气膜实验室已经搭建完毕并投入使用。其余3个气膜实验室也正在进入建设阶段,预计6月3日可投入使用。
气膜方舱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样品处理区,内部配有从自动开盖加样机、全自动核酸提取、全自动点样等全自动检测设备,以及PCR扩增仪。
本次在广州体育馆搭建的4组气膜实验室,其日检测产能可超12万管。结合目前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集装箱移动实验室、“猎鹰号”移动实验室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金域医学广州实验室等的日产能将达26万管。
首飞!无人机冷链配送检测样本
5月31日,一架载着生物样本的多旋翼无人机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缓缓起飞,飞到90米的高空后,随即以50km/h的最高时速,10分钟飞抵广州国际生物岛上的金域医学总部实验室。这是广东首条启用的检测样本无人机配送航线成功首飞,开启无人机科技助力检测样本冷链物流新时代。
在城市场景中,无人机冷链物流服务可24小时全天候“随叫随到”,也克服了繁忙时段交通拥堵影响样本运输等问题。面对需要紧急筛查的样本,则可以迅速送往相应的实验室,开展检测,可有效助力政府疫情防控。
而在偏远、基层地区,无人机冷链物流服务克服距离障碍,解决乡镇、社区医疗机构之间距离较远,收取样本运输时间过长等痛点,让便捷的医检服务惠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优质医检资源下沉。
抢先推出核酸检测全场景解决方案
达安基因推出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场景解决方案,对于全员大规模核酸检测,运用高通量自动化设备集群,可以提供新冠核酸集约式检测方案;对于小批量快检需求,依托快检试剂和仪器,可以提供新冠核酸快速检测方案。
接到广州市荔湾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达安基因各区域团队快速响应,全员出动,第一时间调配抗疫资源,并派遣专业的技术工程师开展技术支援,快速推进全场景核酸检测方案的实施,协助医院、疾控以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快速建立和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大规模核酸检测按下“快进键”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筛查保障任务后,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高效响应,信息录入专班、物流专班、实验室检测专班快速组建,负责多个采样点信息录入、标本运输与检测等工作。
在为现场采样提供录单服务时,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开设“华助手”电子登记渠道,让市民的核酸检测流程更顺畅,避免现场人员聚集及交叉感染。物流组全体成员争分夺秒,全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为了能将标本第一时间送达实验室,保证检测时效。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专项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实验室迅速按下“快进键”,加强各环节衔接,细分岗位职责,形成高效流水线模式,多条流水线,一天三班倒,使工作效率和检测量成倍提升。
广州凯普医检迅速响应政府部门疫情筛查紧急支援号召,筹集相关物资,全员出动奔赴抗疫一线。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核酸检测的主力军之一,广州凯普医检承接了广州越秀区、荔湾区、白云区、海珠区和佛山南海区的居民核酸检测任务。
任务紧急,广州凯普医检全员上阵,参与检测的组织协调、样本运输、检验、报告等流程,数十个采样点全天24小时马不停蹄地运转。同时,全国各地检测技术人员紧急驰援广州,目前约有100名技术人员投入检测一线,全力落实“应检尽检、不落一人”的检测任务,加速推进检测工作迅速、有序且科学规范的进行。
后方有保障!防护物资扩大产能
目前广州市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中,吸头、冻存管、离心管、PCR管、病毒采样管等实验室耗材是重要的防疫物资。
洁特生物及旗下研发生产专业高级防护物资的公司全力助力抗疫。为了解决产能瓶颈问题,租赁3万平米的生产场地及2万平米仓储物流中心,快速扩张生产能力,及时为各级政府、组织提供大量防护物资,为抗疫所需的核酸检测及疫苗研发提供相关耗材的物资保障。从疫情爆发至今洁特生物共发出超低吸附吸头,自动吸头,离心管,冻存管,移液管,病毒采样管等疫情相关耗材数十亿支。
创新型疫苗生产基地项目昨日封顶!
6月1日,坐落于知识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的知识城创新型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封顶。项目建成后可生产创新型疫苗10-12亿剂/年,完善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打造国际领先的现代新型疫苗生产示范基地。
知识城创新型疫苗生产基地项目,用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物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建筑有4栋生产研发综合厂房、1栋动物实验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最高建筑高度52.6米,单层高度达7.5米。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科技战线勇担重任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扛起科技抗疫大旗
为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
贡献力量
▲图为插画师刘志泉作品
★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