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卫东(左)深入农户进行调查并认真作好记录
每当谈起扶贫工作,均禾街上下对驻大埔县扶贫驻村干部李卫东赞不绝口。“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他深知组织的需要就是冲锋号,号一吹响,就必须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均禾街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负责人这样评价李卫东。“他不旦主动提出参加扶贫‘双到’工作,并且把扶贫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把街道的扶贫规划执行好、落实好。”
心怀大局,主动请缨
今年,根据上级要求,均禾街需选派1名40岁以下的驻村干部对口大埔县大麻镇恭下村开展扶贫“双到”工作。今年43岁的李卫东不惧基层条件艰苦,主动提出参加扶贫“双到”工作。2013年,正是李卫东女儿参加高考之年,他心里一直为女儿的高考成绩忐忑不安,但他也明白,“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组织需要。”李卫东没跟任何人提起这件事,也没有跟领导提任何要求,就毅然决定到驻点村开展工作。
到驻点村后,看到山区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农民贫困的生活现状,尚未来得及休息,李卫东就迅速投入到了扶贫工作之中。他想尽快完成实地摸底以及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供街道研究参考,尽早制定帮扶计划。
走村串户,摸清底子
李卫东是河北人,听不懂客家话,与村民沟通十分困难,有时一句话要解释大半个小时村民才能明白,但为了准确把握恭下村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他坚持走村串户,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一起促膝谈心,了解村民的家庭收支情况和家中困难,与村干部研究脱贫致富的路子,听取大家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恭下村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麻镇的东部,四面环山,交通极其不便。该村共有528户,2230人,村民们住得比较分散。为了早日摸清底子,李卫东每天要在外面跑十几个小时,皮肤被晒得黝黑,有的地方还被晒得脱了皮。
从驻村开始,李卫东仅用了短短十几天,就完成了实地摸底和调查研究,掌握了恭下村的第一手资料,对全村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计划等有了深刻认识。目前,李卫东已完成了入户调查核实、投资环境考察、制定扶贫规划方案等工作,确定了帮扶名单并进行公示。
秉公办事,赢得信任
在扶贫名单公示期间,李卫东每天都要接到3个以上村民的电话。有的询问自己未被列入扶贫名单的原因,有的投诉村干部办事不公等。期间,有年近八旬的老人不符合条件却硬要驻村干部给她发牛;有一户村民三翻四次要求被扶贫,但经过多方了解,该农户在镇上经营屠宰销售猪肉生意。
面对上述情况,李卫东耐心做好解释、安抚工作,并向村干部了解具体情况和入户调查,“该调整的调整,该拒绝的拒绝,前提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李卫东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作为驻村干部,远离单位,远离家庭,李卫东时刻提醒自己,要规范好自己的言行,树立白云区扶贫干部的良好形象。高效、细致、刻苦、执行力强是李卫东开展扶贫工作的标签。恭下村这个去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950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仅为2538元的贫困村,有望在李卫东的带领下,勇往直前,走出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