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绍敏在给学生上课
今年45岁的李绍敏是江高二中的政治老师,这个在三尺讲台奋战了26年的老书匠,曾经历过物理、历史、地理等科目的教学,被誉为江高二中的教学万金油。总结起这26年的育人经历,没有宗教信仰的李绍敏却像一个信徒,始终表达着一种对爱的执著:“要爱家人、爱学生、爱敌人。”作为一名教师,他对爱的传播始终从未放弃,在这传播的5年间,其中受益最多的便是他的学生。
忽然爱
缘自经历了生死
同为江高二中老师的杨梓文,既是李绍敏的多年同事,也是他大学时期的老班长。在多年至交杨梓文眼中,李绍敏学生时代就十分乐于助人,近几年变得更加明显,甚至让他有点无所适从。谈到李绍敏助人的事情,杨梓文笑说:“几年来他始终在向我说这都是爱,这全是爱。一个大男人老是和我说爱、爱、爱的,我也不舒服,只好自己心里将它改成‘帮忙’,这样才习惯些。”
一个大男人怎么忽然老是说爱?著名的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曾经对中年男子的内心变化有过一个有趣的论述:一个中年男子的行为思考突然发生重大变化或是出现开始减肥戒烟等行为,不是谈恋爱了就是经历了生死。而李绍敏正是经历了一番生死。
2007年的一天,乔迁新居不久的李绍敏发现自家的太阳能热水器不是很好用,便自行爬上楼顶进行维修,没想到太阳能管道突然爆裂,巨大的冲击力把他甩出3米远。一下子摔倒的李绍敏刚好磕到后脑勺,此后便是4天的失忆。在这四天里,他的亲人、朋友、学生、邻居纷纷来探望,甚至在手术台上时都是邻居和亲人按着他把手术做完。4天后的李绍敏恢复正常,妻子向他道出了这4天的始末,李绍敏感动万分。
经过此次事件后,原本就乐于助人的李绍敏似乎从中感受到了新的真谛。他觉得光是自己帮助别人,爱别人是不够的,他要把这个爱传承下去,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爱,感受到爱,进而加入到爱的行列。
爱学生
纵有误解也坚持
李绍敏开始了他爱的传播。在这传播的5年间,因为职业的缘故,受益最多的便是他的学生。
阿斌(化名)曾是一个乖巧的男孩,学习也不错,但在初二的时候,父母离异,开始变得暴躁、易怒,与同学的关系也十分紧张。时任物理老师的李绍敏发现了这个情况,专门对阿斌进行了开导。原来,阿斌是无法容忍父亲离开母亲有了新欢。李绍敏爱才心切,不忍看着一个原本善良勤勉的孩子变得暴躁,与他不断沟通,经常邀请阿斌去家里吃饭、玩耍,与他谈心。这么一来二往,阿斌竟在李绍敏家住了半年之久。时常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的阿斌,从暴躁中走了出来。
现在的阿斌已经是一家企业的中层干部,孝顺长辈,呵护家人。虽说父亲的过往经历曾让他无法忍受,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父亲的生养之恩。李绍敏说:“这叫爱归,一种爱以一种方式去付出,它必将以另外一种形式去回报,可能爱的回报不是原始付出的那个人,但它必定会影响更多的人。”
2008年时任班主任的李绍敏遇到了一个叫阿勇(化名)的学生,阿勇经常逃学,屡教不改。某天下午,阿勇又不见了,放学后书包还一直留在教室。情急之下,李绍敏与家长急忙去寻找阿勇,最后在一家游艺厅找到了他。面对阿勇的顽劣,一时激愤的父亲竟然用铁链把阿勇拴在了家里实行软禁,不让上学,打骂不断。得知情况的李绍敏专门进行了家访,对家长谆谆劝导,对学生苦口婆心。此番工作后,阿勇回到了课堂。虽然后来阿勇还是会逃课,但是在李绍敏的不断教诲下,并没有酿成大错。阿勇最后上了中专,但在李绍敏心中,这个孩子总算是没走上歪路,没成为社会的害虫。
传播爱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年以前,李绍敏在帮助他人时曾被误解,内心受到打击,让自己对爱的付出产生了质疑。在与同事探讨时,大家都认为有矛盾是正常的,做善事不是每个人都接受的,“对爱的付出有时候要独善其身的,要换一个心态,换一个想法,去慢慢的接受、面对,和尚化缘都被人踢翻饭钵,何况现在的你呢。”
李绍敏释怀了。他说,不会放弃传播爱,要一直传承下去,这与教书育人是一样的,本就是一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过程,不要只求于眼下。直到今天,李绍敏还经常收到一些毕业学生发来的消息,有祝福,有问候,也有诉苦。李绍敏曾经在一份草拟的自我评价中写道:获取别人的信任,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