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陆永东(右)为群众提供劳动保障方面的服务
“我的工作就是努力调解劳资纠纷,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圆满解决,但做与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好与做不好是能力问题,我坚持每一宗纠纷都跟踪到底,尽己所能调解纠纷。”均禾街劳动保障中队队长、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陆永东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坚守劳动保障岗位11年来,陆永东始终坚持“劳动保障无小事”的工作理念,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也随时待命以应对突发事件,甚至多年来未休过年假,有时深夜赶回工作岗位,只为帮一个群众解决困难,或协调一起劳资纠纷。对工作的兢兢业业和勇挑重担的精神,使陆永东在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街道领导、单位同事的认可,也得到了企业、劳动者的信任。
忙碌的国庆节
刚过去的国庆节,对于陆永东来说并不轻松。“国庆前一天处理纠纷,7天假期,有4天回到街道处理新发生的纠纷。”陆永东似乎已经习惯假期加班处理纠纷,“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状态,随call随到。”国庆前一天,陆永东还携搭档前往长红村,调解一宗工厂老板欠薪逃逸案件。
“老板欠薪逃逸,按照有关规定,房东垫付工人工资,上不封顶,但不能低于工资总额的3成。”陆永东告诉记者,该厂工人一开始并不理解调解员的工作性质,将他们当成代发工资的“老板”,要求调解员全额发放该厂老板拖欠的一个半月工资。然而,经过调解员的调查,该房东的能力并不足以全额承担工人工资。
陆永东一出现,很快就稳定了工人的情绪。陆永东笑言:“其实就是磨嘴皮,一边跟工人磨嘴皮,另一边还要跟房东磨嘴皮,从法理、情理上,说服房东出资垫付工资。”与其说是磨嘴皮,不如说是陆永东调解纠纷能力的体现。最后,房东同意筹钱垫付4成工资,12万多的工资顺利发到工人手上。事后,工人们对陆永东等人都十分感谢。
节假日是老板欠薪逃逸的高峰期。今年国庆期间,均禾街就新发生了4宗老板欠薪逃逸案件。接报后,陆永东和拍档马上取消休假,赶到现场处理。均禾街司法所所长冯镜成告诉记者,“处理纠纷只能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解决,国庆假期,陆永东基本都在街道加班处理纠纷,很辛苦,很敬业。”
摸索长效机制
国庆假期加班只是陆永东的工作缩影。自2002年以来,陆永东一直坚守在劳动保障岗位上,11年积累的经验,使陆永东看得更远一些。“今年老板欠薪逃逸案是近年来最多的,比2008年金融风暴还来得猛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经济大环境气候有关,也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关,不适应改革的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面对重重压力,有的老板就选择一跑了之。”
均禾街辖内面积19.8平方公里,有大大小小企业近1000家,大多为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较易发生劳资纠纷。这两个客观因素,给劳资纠纷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地域广、企业众多,我们不可能像救火队一样,哪里出现火警,就到哪里救火。探索一套长效预警机制,才是预防、调解劳资纠纷的出路。”陆永东说。
据介绍,均禾街拟联合劳动、综治维稳、信访、派出所、出租屋管理、城管等多部门力量,选取两个示范点,开展常态化的地毯式排查,“比如从安全生产线督促企业,从劳动线排查工厂工资发放和欠薪情况,还有从消防、流动人员管理等方面监管企业,哪一条线口排查出问题,多方联动,多渠道监管,达到警醒企业负责人,积极解决问题的作用。”
均禾街相关负责人表示,联动机制的意义在于有力打击小作坊生产,在均禾街辖内打出声势,提醒村民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把好入口关,存在各种问题的企业无法继续在均禾辖内生产,有效杜绝欠薪逃逸等案件的发生,维护均禾地区的平稳发展。
实干巧干能干
11年来,陆永东的脚步遍布均禾街近千家企业,为企业和职工服务。期间,陆永东创新工作方式,与工会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在企业开展联谊、帮扶活动、法律援助等活动,搭建企业与职工沟通协商的平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渐渐地,企业、职工将这位调解员视为知己,有困难都喜欢请他帮助。
陆永东的搭档告诉记者,在劳动保障岗位上,除了实干,还得能干、巧干。均禾街地处城乡结合部,辖内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占多数,存在着企业规模小、员工素质较低、劳动关系不稳定、劳资纠纷频发等特点。面对复杂的形势,陆永东熟练运用劳动保障信访、企业调解等综合手段,将大量劳资纠纷妥善解决。据了解,近年来,均禾街未发生一单因劳资纠纷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了地区的社会稳定。
此外,陆永东利用与企业良好的关系,协助街道推进工会经费税务代收工作,而且成效不错。每年,陆永东都坚持统筹劳动保障中心开办技能提升培训班、就业再就业培训班,免费举办招聘会,为企业输送人才,为劳动者物色就业岗位。近三年来,该中心共帮助企业共526家,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2573个。
“我热爱这份工作,希望尽我所能,让劳资双方更和谐。”今年44岁的陆永东一谈起工作,仍旧神采飞扬。或许这就是他十一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的内在动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