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白云区三元里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冯灿辉:群众心中“老友记”:有困难就找我

记三元里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冯灿辉

2021-06-16 18:21:21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图:冯灿辉

  这次采访的主人公,本该是三元里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冯灿辉。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原本肝脏功能就不好的冯灿辉患重疾住进了医院,成为了每个被访人和三元里街的牵挂。在三元里服务的20多个年头里,冯灿辉一直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群众心中的“老友记”。截至发稿,冯灿辉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当他辗转听到记者要采写他的新闻时,甚至托人告诉记者,“我只是个普通人,我做的都是分内事,请不要过度渲染我,比我敬业的同事比比皆是”。

  待上访者如朋友如亲人

  “看着他,我感觉就像看着亲兄弟,没有人会为难自己的兄弟,所以我决定不再上访了。”

  起初,刚调至三元里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的李洪涛不明白,身为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的冯灿辉,为何还要在百忙中抽身参与信访维稳工作,如此“不务正业”的兼职,在其他街镇中也极为罕见。但很快他就明白,作为一名工作20多年的“老三元里”,冯灿辉对三元里“地情”极其熟悉,并有着极好的人脉,他的参与,往往使信访工作事半功倍。

  “除了待上访者如朋友,他还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当中的原委和动因,为他们上访的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李洪涛说,找到他们上访的根源,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是冯灿辉给很多维稳工作者的启迪。

  来三元里街工作仅5个多月,李洪涛就目睹了不少上访者的变化。“有个上访户家里非常困难,冯灿辉就主动帮他申请民政救助,这个人就再也没有上访;有个上访户因社会保险金偏低想转换社保类型,但不符合规定,冯灿辉自掏腰包帮他填补差额,上访者知道后深深感动,再也没上访……”说起这些,李洪涛不禁泛漾感动。

  因为上访的缘故,罗阳其(化名)与冯灿辉成为了朋友。因为社保案件连续上访7年的六旬老人罗阳其,生活非常拮据,每月仅靠老伴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更凄凉的是,没有任何社保的他连唯一的儿子也很少登门拜访。

  “有一年过年,冯主任来看望我,见我仍穿着旧衣服,临走时硬是给我塞了500块。”这一幕对于记忆力开始衰退,经常忘事的罗阳其来说,反倒特别深刻。罗阳其还记得,冯灿辉为他的事情到有关部门跑了20多趟,最终还是被认定不符合社保政策条件。

  虽然事没办成,但罗阳其的心开始变得柔软。“看着他,我感觉就像看着亲兄弟,没有人会为难自己的兄弟,所以我决定不再上访了。”

  罗阳其停止了上访,但冯灿辉还在奔走。为了解决罗阳其的经济困难,冯灿辉几经协调,把罗阳其安排到社区参与力所能及的工作,暂时解决生活之忧。这让上访了7年的罗阳其对生活和社会的态度有了大转变,他开始相信政府,相信生活。

  劳动者权益的“守护神”

  “他总是一处理起事情来就忘了休息,很多时候忙到晚上两三点还不舍得喊累。”

  张伟民至今还记得冯灿辉的样子。去年除夕前,讨薪未果的张伟民和其他工友一起围堵了装修工地,希望以此讨回欠薪。这一举动没有博来装修公司的妥协,而是换来了冯灿辉的介入。

  “他的出现就像给我们派了定心丸。”张伟民回忆说,由于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的装修公司对装修面积存在异议,借此一直拖欠本该发放的工资。冯灿辉了解情况后,不仅找来了装修公司负责人要求履行合同承诺,还找来了装修公司所承租的物业责任人对工资发放进行“保底”。“当晚我们就拿到了工钱,有了钱,我们才能回家过年。”虽然和冯灿辉只是一面之缘,但说起冯灿辉的帮忙,张伟民依然满是感激。

  像张伟民这样讨薪的打工者并不在少数,在白云新城动工开发的期间尤为常见。作为冯灿辉的同事,梁伟盛就见证过不少“大场面”。“最高峰的时候,一天有10多个工地、7000名工人同时开工,每天我们都会接到劳资纠纷的处理任务。这些纠纷小到清理淤泥的口头承诺,大到200多万元的工资拖欠,冯主任都会亲自处理。”

  在梁伟盛看来,冯灿辉做事的风格极其鲜明,不仅站在劳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争取利益,还帮助企业经营者规范用人制度,避免产生更多的劳资纠纷,而其惯用的“三步走”方法,就让梁伟盛获益匪浅。“他会先融入当事人的生活,再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才谈纠纷事件。”

  梁伟盛很钦佩冯灿辉的融入精神,这么多年来,每当有新的企业进驻三元里街,冯灿辉都会主动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即使企业遇到非劳监所职责范围内的困难,冯灿辉也会热情帮忙解决,为以后的劳资纠纷的解决奠定感情基础。在梁伟盛眼里,冯灿辉已属“偶像”级人物,淡定的笑容,游刃有余的处事方式,都值得他学习。

  “他总是一处理起事情来就忘了休息,很多时候忙到晚上两三点还不舍得喊累,身体才出现状况。”梁伟盛说这句话时,眼中略过丝丝担忧。

  社会管理服务的“稳定器”

  “劳资纠纷一旦激化,波及就会很大,而冯灿辉每次都能把劳资纠纷的火苗掐灭在萌芽状态。”

  与梁伟盛评价冯灿辉的“神化”不同,三元里街分管综治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光华认为,冯灿辉是个“稳定器”。在李光华看来,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一职任务繁多,不仅要处理劳资纠纷等头疼问题,还要负责就业再就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及社会保障等多重工作。尽管任务繁重,但冯灿辉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劳资纠纷很容易被激化,一旦激化,波及就会很大,而冯灿辉每次都能把劳资纠纷的火苗掐灭在萌芽状态。”作为街道综治工作的分管负责人,李光华处理过不少纠纷案件,是不少纠纷案例的解决人,但一提起冯灿辉,他还是忍不住流露赞扬之情。“什么样的劳资纠纷,他都能应付自如。既为受害人讨到公道,又不会破环街道与企业的关系,是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稳定器’。”

  让李光华印象深刻的,还有冯灿辉那24小时“不打烊”的手机,无论他什么时候给冯灿辉分配任务,都没有一次被推辞,而且会很快得到积极的反馈。

  每逢春节、国庆等大节日前夕,就是冯灿辉最忙的时候。他会带领着工作人员将辖内的工地挨个走访摸查一遍,确认没有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保证工人都能拿到工钱,过个平安踏实的节日。

  今年国庆期间,三元里街辖内发现几例登革热疫情,冯灿辉立即联系市政管理所一同到工地进行宣传及灭蚊等工作,保证疫情不会在工地中蔓延。连续数日加班,他感到疲惫不适,去医院检查后,医生告知其病情严重,必须立即住院治疗。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冯灿辉,甚至并未向街道领导谈及自己的详细病情,只说需要请几天病假,很快就会回来工作。

  采访中,信访人罗阳其始终不愿相信,明明中秋节还和自己发短信的冯灿辉,怎么一下子就住进了医院。“他人那么好,一定会好起来的。”采访时,罗阳其一直在念叨。

  惟愿,好人一生平安。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