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太和镇各驻村第一书记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

第一书记出马 战“疫”火线全开

2021-06-16 14:58:15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图1:区派驻穗丰村第一书记蔡磊(左二)检查防疫值守工作

      

  图2:镇派驻南村第一书记刘运来(右一)入户排查登记人员情况

  他们,是抗疫大军中身穿红马甲的党员,但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他们,是家中的子女和父母,但时刻心系另一个“大家庭”。他们,便是太和镇的驻村第一书记。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太和镇各驻村第一书记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口号化作战“疫”的动力,始终奔走在最前方,奋战在第一线,带动战“疫”火线全开。连日来,他们带头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团结奋战、精准防控,构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安全防线,树立起了一面面鲜亮的党员旗帜。

  系统作战

  建立疫情防控机制

  特大城中村能否做好疫情防控?区派驻大源村第一书记彭志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彭志良始终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带动了大源的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群众志愿者共414人加入防控疫情突击队,参与到24小时防控值守、来穗人员排查登记、居家隔离保障服务等工作中。

  彭志良还结合实际,依托大源村“大党委”优势,在村里建立起183名党员的责任区域,明确村社党员对所负责的党员责任区、在职党员及流动党员对居住场所周边、“两新”党员对本单位区域进行常态化巡察。如此一来,党员层层发动、各司其职,以最强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无独有偶,区派驻穗丰村第一书记蔡磊也建立起了疫情防控联席工作制度。蔡磊回忆道,收到疫情防控返岗通知后,他连夜从河北赶回广州,迅速投入穗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对该村面积大、进村道路多、防控人力不足的实际困难,蔡磊第一时间建立了穗丰村疫情防控联席工作制度,全面调动起村社两级干部、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投入到各经济社路口的值守检查,率先在全镇做到路口全天候、全覆盖检查值守。

  此外,为积极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蔡磊在每个经济社路口值守点都设置了共产党员岗,由一名党员带岗,组织发动201名党员全面摸查各自责任区内的出租屋外来人员及疫情重点关注人员情况,做到摸查范围无死角、全覆盖。

  “分身”作战

  扛起双重防疫重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太和镇有两名第一书记异常忙碌,肩负着抗疫双重重担,反复切换两个角色,他们便是区派驻柏塘村第一书记侯新祥和田心村第一书记刘少卿。

  从大年三十开始,侯新祥就每天带领村社干部进社入户,深入细致做好湖北籍来穗人员排查,主动带头值夜班,落实24小时值守制。为做好居家观察人员健康服务,他主动联系经济社党员干部为这些人员买菜送菜,清运日常生活垃圾。

  而作为太和镇宣传委员,为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宣传防疫知识,侯新祥指导各村通过广播、微信、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介,全覆盖、地毯式、无死角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宣传,确保户户到位、人人知晓。他的双重努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柏塘村村民提起第一书记,都会点赞。

  刘少卿是区派驻田心村第一书记和三元里街党工委委员。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经常两边跑,日夜颠倒,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作战总指挥作用,又要以身作则深入群众。

  在街道,刘少卿披上红马甲奔赴抗疫值守点与宣传一线。在村里,他指挥成立田心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布局以领导小组为核心,出租屋小组、居家隔离小组、筛查管控小组、企业小组、宣传小组及党员突击队6支小分队齐头并进的“1+6”工作方阵,全方位、多渠道做好疫情摸查、防控宣传、后勤保障等,保证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筑起群众安全堤坝。

  柔性作战

  温情关切辖内群众

  全民同心,其利断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干部与群众的沟通是团结人心的基础,太和镇的驻村第一书记深谙此理,面对最初部分群众的不理解、不配合,他们都耐心劝说,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防疫行动中来。

  每年春节期间,园夏村都会举办传统习俗活动灯宴,今年有6户村民计划摆点灯酒以及婚庆喜宴,备270多围。区派驻园夏村第一书记梁莎了解情况后,立即会同村干部逐家逐户做思想工作,告知村民只有减少人员聚集才能切断传染链。经反复劝解,原计划举办的6场宴席聚餐全部取消。

  在落实居家观察工作中,区派驻沙亭村第一书记梁海钰遇到过有抵触心态的湖北籍返穗人员,他温和耐心地与相关人员沟通,逐渐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他安排专人负责为居家观察对象采购生活物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兴丰村地处太和最边远的山区,村民的防范意识不强,防疫工作开展起来相对困难。作为镇派驻兴丰村第一书记,林奔红总是细致做好村民的解释工作,一一说明疫情的严重性,劝导村民少出门、戴口罩,配合做好出入登记。当她了解到村民许某是独居残疾人,每天走路出来买菜要花一个小时以上时,她立刻去探望,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承诺第一时间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

  同是镇派驻南村第一书记的刘运来,面对居家观察对象不配合工作、外来人员辱骂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点漏风漏雨等突发状况,他总是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协调,妥善解决。为保障该村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他四处寻找防疫物资购买渠道,甚至自费垫付,为村里购置了一批测温枪、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党员群众的认可。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