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广州白云:病人健康起来就是我的快乐

2021-06-16 17:11:24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从医30余载,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做到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每年主刀完成神经外科手术900余台,成功抢救大批危重病人……这位仁心仁术好医生,就是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鲁明。他每天都穿梭在门诊室和手术台之间,仔细钻研医术,工作尽职尽责,用汗水和智慧为患者解除病痛,用真诚和实力在患者及同行心中赢得赞誉。在他看来,尽管每天都很忙,但看到病人因为自己的治疗而健康起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2019年04月08日 02.jpg

  图:患者给鲁明(右一)送锦旗

  “拼命三郎”每天至少两台手术

  鲁明今年54岁,从医30余载。2004年,已在安徽无为县小有名气的他选择脱产深造,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完成了3年的研究生学业,专业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技艺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进而迈向细胞研究水平。

  “选择钻研神经外科基于偶然,但进入这个领域后就深深地爱上了它。因为神经外科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还有很多未知数,可探索、挑战、创新的空间很大。”鲁明说道。

  2007年7月,深造后的鲁明选择到位于白云区京溪街的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做一名普通的神经外科医生。为保证患者看病时间,他一般中间不休息,一直忙到中午一两点,即便这样,鲁明仍然神采奕奕、思维敏捷。这样的工作热情,源自他对患者的仁心及对学科的执着。

  鲁明告诉笔者,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做两至三台手术,每年含节假日只休息不到十天,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常常有人问他累不累?“当然累!但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追求,我希望用自己有限的能力,尽可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看到病人因为我的小小帮助而日益健康,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鲁明笃定地说。

  “鲁明主任不是在手术台上,就是在去往手术台的路上。”这是同科室同事开的玩笑。不过,这并不完全是玩笑。行内都知道,除了本院的手术,外单位发出会诊请求时,只要鲁明不在手术台上抢救病人,不论节假日、时间多晚、会诊地点多远,他从来二话不说,安排好工作后立即出发。“一想到患者把命托付给我们,一想到协作单位需要我去帮一把,我都实在不忍心不工作、不努力。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鲁明说道。

   临危受命扛起科室“革命”大旗

  之所以如此拼命,最初也是形势所“逼”。2009年,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五科仅成立一年多,由于业务不佳,面临关闭危机。鲁明临“危”受命,接过该科室的“军旗”,肩负使命走马上任。

  “当时,给我的只有一支年轻的医疗护理团队,还有一个尚未形成影响力的科室。”面对科内床位资源有限、专家人手不足、院内外竞争压力增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鲁明没有为自己找借口和留退路,更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他认真分析问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发挥自有优势,积极推进市场网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在院病人的收治质量,注重患者和同行中良好口碑的培养和锻造,逐渐将科室名气打响。

  鲁明还悉心带教了一批青年医师。为了解国内外最新的临床医术、便于开展国际交流,他主张在科室开展英语班,提升医护人员的医学英语水平。“既然团队年轻,那我自己就多干、多带、多过问、多花心血。既然品牌、专科特色尚未被患者和同行了解,那我就多沟通、多交流、多请教。”鲁明说。

  期间,鲁明除了要完成科室业务工作,还要到处去参加研讨会,学习最新技术。他理论实践兼行,掌握了最新、最高难度的手术技术,脑干、松果体区、枕骨大孔区、骑跨中、后颅窝肿瘤、岩斜区、颈静脉孔区、鞍区、脑桥小脑角区等解剖位置复杂,累及多条颅神经及血管结构,手术难度非常大的肿瘤切除手术,都在他手中迎刃而解。

  由于鲁明及其团队用超常的努力与付出,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外五科连续多年成为该院单一外科学科收治病人量、手术量、综合业务指标均为第一的学科。科室手术量由2008年的100余台发展到2018年底的1153台。去年该团队完成的1153台开颅手术中,三四类手术有900台,介入385台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数百人,创下了历史最佳成绩。

  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缔造学科佳话

  鲁明善于学习,一直寻求突破,积极带领学科团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抓住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努力与国内国际神经外科保持同步发展。

  近年来,他带领学科团队开展了锁孔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动脉瘤等,达到了以最小的手术创伤,获得与常规开颅手术同样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他利用该院的神经电生理优势,在功能区病灶切除上进行术中皮层电刺激、唤醒麻醉,对功能区做有效保护,利用神经内镜对垂体瘤等脑部病变开展微创手术。

  20岁小伙李毅(化名)是鲁明的病患之一,其因长期食用生水,脑内有一条7.5厘米长的裂头蚴活虫。鲁明为李毅在全麻唤醒麻醉下行右侧额顶叶寄生虫取出术及肉芽组织切除术。术中,李毅被唤醒,在其清醒状态下切除病灶,使其语言、肢体功能均未受损。“手术过程中意识是清醒的,手术后也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术后,李毅恢复良好。

  据悉,目前脑功能区及附近病灶手术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因病灶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传导束及功能结构关系密切,虽有导航等帮助,但深度麻醉状态下的切除,易造成较大的神经组织损伤,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而鲁明现已主刀完成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下手术260余例,在国内属一位数以内医师行列。他总结分析提出,唤醒麻醉极大提高了复杂脑科手术的安全性,对功能区病变的全切除兼顾功能保护非常有利,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医生的身份,鲁明还是医院的副院长,意味着还要负责繁重的行政事务,但他却乐在其中。“很多人说,工作太忙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我认为,工作的人不一定痛苦,闲着的人也不一定就会快乐。”鲁明认为,当自己通过手术的积累,把技术提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出幸福感,现在做手术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