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两抢”案件频发,黄赌毒屡禁不止,治安力量涣散……这些治安乱象一度成为黄边社区发展的绊脚石。2016年4月1日,鹤龙派出所挂牌成立,杨贤伟临危受命,由刑警中队组长变身为黄边社区的一名警长,面对上述复杂严峻的治安情况,杨贤伟将能干实干的作风落实到治安防控的每一处细节,帮助群众解决大量实际困难,深得社区群众的认可。
图:杨贤伟(右)走街串巷倾听群众意见建议
扎根基层
走街串巷用行动兑现承诺
走在黄边社区的街头,无论是大小店主还是社区居民,大家对杨贤伟最熟悉不过,并称他为“杨警长”。其实,2016年刚接手社区工作时,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用一个“懵”字来形容杨贤伟的心情再适合不过了。为了尽快熟悉社区工作,杨贤伟及时调整心态,加班加点深入社区内的大街小巷,走访社区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开始了扎根基层之路。
“当社区警长,就要与社区群众有大量的交流活动,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才能把治安搞好。”杨贤伟用行动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他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好!你放心!”对群众提出的每个问题或建议,他都会用本子记下,用行动去兑现承诺。正是如此,短短半年时间他就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也让他赢得了村委的信任。
扎根社区3年来,辖内哪里有风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杨贤伟的身影。面对历来较为复杂的村社换届选举,杨贤伟以不变应万变,不涉其中利益,加强维稳及协调沟通工作,确保黄边村换届选举的稳定;在每次台风暴雨来临时,总会看到杨贤伟与村巡逻队员忙碌的身影,搬走挡路的单车、检查下水道盖、收好坠落的电线、查看周边的广告牌是否稳固、走家串户提醒群众注意安全……
在去年6月台风“艾云尼”带来的特大暴雨中,杨贤伟下村巡查发现排水不畅,凭着对这条走过无数次的路的印象,他准确地找到已完全堵塞的下水道盖,站在已经半米深的脏水中,与其他同事合力移开下水道盖,小腿被铁丝划破流血仍坚持清理完毕,竖起危险标志后又排除其他险情才处理伤口。
善谋善思
唤醒涣散游离的治安力量
杨贤伟认为,社区治安不能靠单打独斗,而要实现高效的群防群治,为此,他决定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的村治安队。他向村委阐明自己建设幸福社区的构思,并得到了村委的大力支持。期间,杨贤伟建立了黄边社区警务室,重组村治安力量,亲自挑选人员,严制度,重管理,并亲自教授法律、业务知识。
在杨贤伟的发动下,治安队员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十几人,在调解纠纷、防范打击工作中成效明显。重组治安队一个月内,彻底赶走一个在黄边地铁口的流窜盗窃团伙。此外,杨贤伟在对历年各类警情作分析研判后,对村内原有的治安岗亭、巡逻路线作了重新调整,在强有力的巡逻制度下,村内盗窃纠纷警情逐年下降,2017年黄边警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3.3%,去年至今同比下降25.9%
2017年黄边北路靠村路段飞车抢夺案高发,杨贤伟通过对抢夺案高发原因的研究,以及对路段交通的熟悉,在村路口设置了减速带,安装了视频监控,合理调配治安力量进行巡逻防控,让抢夺嫌疑人在作案后无法快速逃跑,在监控和巡逻的双重高压下也不敢为,此举效果显著,设置减速带后,今年以来黄边北内路段的飞车抢夺发案0宗。
此前,黄边西片塘一带的站街女现象因为流窜性、隐蔽性强,是10多年的老问题,多次被群众举报。为彻底解决顽疾,杨贤伟用内外高压方法,“内”与村委定下制度,发现涉黄出租屋的一律查封整顿,扣发当年村股份分红,让出租屋主的责任由被动转为主动;“外”通过出租屋主会议、挂横幅等方式加强宣传,不间断组织治安力量进行巡逻防范,对每一个进入该地区的嫌疑人形成一种无形的警告。此措施从去年实施至今,黄边村涉黄警情持续下降。
夯实基础
带动团队熟悉信息数据排查
在大数据时代,杨贤伟深知智慧警务需要的正是真实有效数据,来不得半点虚假。
从入户大走访,到今年的城中村基础信息大排查、云盾数据录入工作,杨贤伟吃透文件精神,率先操作摸索,再发现操作中的难点、技巧,并主动向派出所领导及村社提出高效可行的意见,也取得各部门的最大支持。
在他的带动下,村治安队、房管员、网格员等组成的团队从开始走访、核实、标注、录入等工作入手,一步步摸索熟悉直至运作娴熟,协调有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辖内入户大走访任务,去年黄边社区共核对制作门牌1465个,走访录入房屋1501栋、17223套,39419人,1484个单位。今年的城中村基础信息大排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核实实有人口4337人,房屋170栋、612套,单位338个,员工数1683人。
然而,在杨贤伟看来,真正的社区工作远远不止这些。作为学校法制使者,他走上黄边小学的法制讲台,为学生们上法制课;拿着各类反诈骗、扫黑除恶宣传资料走进社区的大街小巷,让相关常识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情理并施,集中发力,彻底清除“三小”场所;实时关怀掌控精神病患者动态,实地回访警情堵塞漏洞……他希望通过扎实的基础工作,让社区居民享有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