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维修阀、液压四连杆、叠加式可防抖动平衡阀、新型滑板挡渣水冷油缸……从事液压行业工作20多年,广州白云液压机械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液压”)技术研发中心部长李振立获得了3项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可谓“专利能手”“技术达人”。
扎根一线的他,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技术上的新局面,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成果。白云液压先后获得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市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荣誉。今年4月底,李振立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图:李振立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扎根一线 立足岗位作贡献
1996年,李振立从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本科毕业,并于同年到白云液压工作。如今42岁的他,已是业界公认的技术强手、业务骨干,这得益于他刚到公司时在一线生产车间的工作积累。
“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儿抵触,一线的工作既累又脏,并不是那么舒服。”李振立回忆说。不过,他很快就化辛苦为动力,在一年的实践时间里,充分学习了一线技能,为后续的设计研发、发明创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得益于长期在一线工作的锤炼,李振立从一名只懂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位技术与理论“齐飞”的优秀劳动者。“从刚开始的理解,到应用、解决难题,到现在能研究开发新产品、新项目,都要求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进取。”李振立坦言,因为清楚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从不敢松懈,一直不停地改善技术。
“以前传统使用的滑板挡渣水冷油缸结构比较简单,冷却水只与缸筒接触,油缸冷却效果不好,导致油缸体的温度较高,对油缸体的密封圈造成影响,进而造成滑板挡渣水冷油缸的寿命很短。”李振立表示,这非常影响油缸寿命,造成滑板挡渣水冷油缸更换比较频繁,相应的维修费用居高不下。
为降低冶炼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李振立认真研究,终于研发了一款新型可防飞溅高温铁水的滑板挡渣水冷油缸,相关技术能防止高温铁水飞溅到活塞杆上,延长油缸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与旧油缸相比,其防飞溅效果显著,使用寿命更长,得到业界一致认可。
技术创新 引领企业新发展
“技术工作不是靠嘴巴吹出来的。”采访中,李振立反复强调,这也是他一贯的做事原则。在白云液压,他独立完成了4项本企业主导产品的研究、设计,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如大通径逻辑阀开发、水利启闭液压系统开发等高性能高技术产品研究,技术达同行先进水平。
近年来,李振立通过技术创新,获得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在“四口维修阀”的研发设计中,他负责设计的阀体、所有组成零件、装配等,目前已在很多大型项目中配套使用。“效果很好,使用方便。”李振立的同事告诉记者,业界反馈相关产品结构合理小巧,先后获得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广州市职工发明创新大赛一等奖”,被确认为“广州市科学技术成果”。
此外,像板式蓄能器安全控制阀组的研发也得到了市场重视。李振立将板式蓄能器安全控制阀组大量应用到工程中的蓄能器组里,解决了以前蓄能器组安装困难、配管管路多、漏油点多等问题。来自德国的客商对此赞不绝口,相关产品也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在技术转化生产上,李振立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2012年,他独立完成了节能环保高炉液压控制系统术开发项目的所有设计开发工作,该系统已在山东日照2500立方高炉、唐山国丰1780立方高炉、唐钢3200立方高炉等多个大工程投入使用。
李振立敢于开拓创新,为公司发展带来了新的局面,白云液压先后获得了广州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市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荣誉。今年4月底,李振立被授予“广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榜样力量 做好技术传帮带
一直以来,李振立都勤学理论、苦练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并努力做好新技术人员的传、帮、带工作。
在工作中,李振立与青年骨干打成一片,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其指导的5位主要设计人员,如今已成长为公司的中坚骨干,完成了公司多个难度很大的合同任务,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研发了很多新产品。
“既然市场有需求,那我们就干!”李振立告诉记者,随着家用电梯的普及,传统多级油缸由于速度不恒定等问题,在上升过程中容易引起震动,不适用于家用电梯。对此,李振立及其团队反复研究,从传统油缸入手,让各级活塞缸伸出速度不变,因此恒速多级油缸整体的伸出运动速度是恒定不变的,从而实现多级油缸运行平稳,并解决了电梯行进不稳定的问题,相关技术被家用电梯广泛运用。
“除了专注于技术研发,他还经常指导和辅助技术研发中心的设计人员,到一线进行观摩学习,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认知、学习,有利于后续的设计开发。”李振立的同事介绍道。面对大家的认可,李振立非常低调,“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搞技术,掌握了知识就应该分享出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进取,不断提升液压机械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