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梁锦明
“话少,什么事情都自己带头干,承诺的事情一件件都会做到。”在人和镇明星村村民眼中,他们村的党总支书记梁锦明是这样的。
“让村民看到成效才能获取更大的信任。”在梁锦明看来,说一万遍承诺,不如给村民一个实际行动。正是在这种理念支持下,5年来,他让明星村从民心涣散,变成全村人同心协力谋发展,实现了一年一小变。梁锦明说,村民的认可是他工作最大的动力,希望把明星村打造成一条精品村。日前,省委组织部授予100名同志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梁锦明是其中之一。
用行动换人心,事事冲在最前面
人和镇明星村靠近白云国际机场,现有人口4200多人,村民同宗同源,全部姓梁。然而,这个本该同心协力的村子,多年前曾出现村“两委”派系斗争,甚至出现一家人因为支持不同的派系而矛盾重重的景象。经过3年的重点村整治,明星村重新走上了正轨,但村民间的隔阂尚未完全消除,民心尚未聚拢。
2014年,梁锦明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担任了明星村的党总支书记。实际上,2008年,他就已经在村“两委”担任职务。“当时想得很简单,就是想回村做点事。”梁锦明告诉记者,刚刚当选村党总支书记时,处境很艰难。对于梁锦明能否带领明星村走向更好,大部分村民持质疑或观望的态度。
因为在大家的眼中,梁锦明并不像个官,没有当官的架势,也不会用语言给他们各种承诺。梁锦明说,他能理解大家当时的态度,“让村民看到成效,才能获取更大的信任。说一万遍承诺,不如一个实际行动。”而他和新“两委”班子也是这么做的。
梁敬燎是梁锦明的同龄人,也是村里的治保主任,比梁锦明更早在村里工作。梁敬燎告诉记者,这五年,村“两委”每个人都比以前忙很多,村里的变化很大,不管是环境卫生,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梁锦明,他话不多,都是默默地干,而且做什么事情都是冲在最前面。”
近期,白云区连降暴雨,梁锦明常冒着大雨去田间地头和老旧房屋查看。“6月12日晚上下暴雨,凌晨两点多,他第一个赶到办公室,和大家到村里查看是否有灾情。”梁敬燎说,梁锦明没把自己当官,而是当成服务者,大家有时忙不过来,只要梁锦明有空都会顶上。也因为梁锦明的工作作风,现在该村“两委”班子很和谐,大家都一心只想把事情做好。
开展系列整治,村内环境变好了
梁锦明赢得民心之路,是从整治村里的环境开始的。
明星村村民聚居区比较集中,以祠堂为中心向外扩展,祠堂前方区域是该村主要活动区域,有一条破损的进村道路、一口散发着臭味的风水塘、一个有点“脏乱差”的菜市场。“以前,我们要想散步,只能去村外的马路,村里根本没有地方。”一位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该村环境的第一次变化,从村口处开始。原本只有一个进村口变成了两个,并形成环道,安装了路灯,晚上不需要摸黑出入,同时也解决了高峰期出入拥堵的难题。原本的黑臭风水塘,更是变成了村里一景,一条600多米长的人行道将风水塘围住,成为村民散步的首选。黑臭的水也变得清澈,还养了一群锦鲤。不仅如此,旁边的空地上还安装了健身器材。
这样的变化,也让还在暗中观察的村民,感受到了梁锦明是个能干事的“官”。接下来梁锦明带领村“两委”班子做的事,如村里主要道路硬底化了,路灯、治安监控实现全村覆盖、村民家中的水浸现象消失了等,更是让村民认可了他。
近年来,该村还建起了灯光篮球场、绿化小公园,正在推进足球体育公园、民俗文化场馆的建设,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了,精神面貌变得更好了,村里的氛围也融洽了。
村民反映的事,每一件都有回音
消除了隔阂,村民开始聚焦村里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梁锦明提建议。占用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需要改进的,甚至村里进了陌生人的,无论大小事,都有村民在关注。村民告诉记者,每一件他们反映的事情,到了梁锦明那里都会有回音。在村民的建议下,村里一些道路转弯处有视线遮挡的,全部进行了调整。
村里以梁锐初为代表的一些老党员,每天都会主动到村里走走看看,发现乱扔垃圾、不文明现象等,都会上前阻止,还经常结合自己发现的问题,给村“两委”提建议。
在梁锦明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党员也回归了,即使在其他地方上班,也会利用节假日回来为村里做点什么,哪怕只是参加一次大扫除。该村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清理村里的卫生死角。
不仅如此,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梁锦明说,村里在将各经济社的部分空置旧厂房使用起来,搭建党员和村民的活动阵地,进一步加强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联系。该村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专门成立了明星村文化事务管理小组,定期组织青少年进行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培训,传承传统文化,提高青少年群体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村民的这些变化,其实是我们村最大的变化,也是我感触最深的。”梁锦明说,村民的认可是他工作最大的动力,今后将继续努力为村里做实事。
日前,省委组织部授予100名同志全省“百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称号,梁锦明是其中之一,也是此次我区唯一获得该荣誉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