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郑魏平在介绍云盾系统
由于面积大、流动人口多,长期以来,白云区在流动人口、出租屋等社会治理工作方面,难免存在“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不住”的问题。去年10月,白云警方推出了“蓝牙门禁+平安白云微信小程序+智慧警务实战平台”这套称为云盾系统的组合拳,短短一年时间,就通过该系统自主申报登记房屋15万栋、企业10万余家,采集人员信息670万余人,并预警抓获在逃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近500人,该系统堪称白云警队“最强大脑”。
研发云盾系统的幕后功臣,正是不满30岁的区公安分局网络警察大队四级技术主管郑魏平。去年3月以来,他创新智慧警务方式,带领团队担负起研发和推广“云盾”移动采集微系统的重任,在提高工作效率、夯实治安管控基础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基层民警、群众的认可。
深入基层直面难点,带队研发云盾系统
大源村,堪称“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常驻村民不足万人,而外来流动人口却将近20万人,治安形势一度严峻,去年先后被区、市列为重点整治村。破解其整治难题的关键,在于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为摸清人员底数,白云警方曾联合多部门开展过多次大规模的上门信息采集行动,但却遇到几个难题一直难以解决。
首先是登记进门难,往往一栋出租屋的租户里,能够入门登记的不到40%,严重影响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其次是数据更新难,登记的信息不能及时反映人员的变更情况,信息的准确性也不能保证;最后是信息运用难,缺乏一个能够将采集信息整合共享的平台,导致信息的实战运用大打折扣。
不止是大源村,纵观全区其他城中村,这样的难题同样亟待破解。因此,搭建一个高效便捷的信息采集平台,成为破解基层派出所管理流动人口难题的重要方向。
于是,白云警方决定向科技要警力,推出“蓝牙门禁+平安白云微信小程序+智慧警务实战平台”这套称之为云盾系统的组合拳,欲以点带面,率先探索出一条城中村治理的新模式。
在此情况下,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郑魏平,作为入警仅4年的青年党员民警,主动担负起了系统研发重任,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和社区民警一道开展工作,实地了解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和信息采集工作面临的困难,破解基层工作难点。云盾系统的最初设想,也在这种围绕基层、服务基层的理念引领下应运而生。
去年3月,郑魏平带领研发团队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开始云盾移动采集系统的开发;5月,完成首批上线人员实名注册、企业自主申报、员工扫码加入等模块;9月则全力攻坚,在云盾系统增加相应的填录项,满足采集的要求,同时增加测试培训模块并与警综系统对接,进一步丰富系统功能应用。
到了去年9月底,由于大排查工作的不断深入,采集的数据指数超出系统预期设计,一到高峰期系统就会出现反应迟钝。为保障区公安分局中心工作的高效开展,郑魏平主动放弃国庆假期,按照同时访问10万人的需求,对整个系统架构升级改造,既保障了中心工作,又为日后业务快速扩展打下了基础。
推行一年成效显著,获市肯定有望推广
去年10月,围绕本土数据的采集、融合、应用三大功能,立足好用、易用、随时能用原则的云盾系统“横空出世”,率先在白云区49条重点城中村集中推广使用。以大源村为例,上述的社会治理难题,随着这一项智慧新警务的广泛运用迎刃而解。
现在,大源村每一栋出租屋楼下都安装了蓝牙门禁系统,而要取得打开蓝牙门禁的钥匙,租客首先要打开微信小程序“平安白云”自主注册相关信息,待公安后台审核后,方能入住。通过这样的方式,信息的登记采集从被动采集转变为自主采集,从单兵作战变成了千军万马,不但迅速提高了效率,还极大提升了数据的准确性,为警方的打防管控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今年,大源村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了近30%,盗窃类警情下降了60%,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曾经的“整治村”变成了如今的“示范村”。
郑魏平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群众可以在自己手机上,进入微信小程序“平安白云”,在一分钟时间内,通过人脸识别和输入有关信息,即可完成注册,既安全又省时,至今云盾系统保持着每天1.5万余条新增信息的采集速度。相比以往,民警在顺利的情况下,上门采集一名群众信息前后大概需15-20分钟,按照一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一天下来仅能人工采集到30名群众信息,采集好了还需录入到相应系统里。还有出租屋屋主,要收集租客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把信息记录到登记册中,数据更新速度慢不说,租客信息暴露风险也高。
据统计,短短一年时间,云盾系统累计编写代码行数超过40万行,共采集数据单位信息10万余家,实有房屋15万栋,采集人员信息670多万余人,并预警抓获在逃等各类违法犯罪人员近500人。去年9月19日,广州市相关领导在全市公安会议上大力赞扬白云警方的云盾系统,并希望进一步完善系统,争取全市推广。
加班加点答疑释惑,升级系统优化服务
郑魏平告诉记者,白云警方有门禁、物流、查控等多个业务系统,也采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但一直缺少一个数据汇聚平台,导致办案人员或管理人员需要登录多个系统进行查询分析,十分繁琐。
针对该现状,郑魏平大胆设想,首先运用云盾采集系统,对人、屋、单位的信息入口及规范进行统一,形成分局对外一个入口原则,减少群众重复登记,同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极大提高数据质量。之后,再努力打破系统间的壁垒,实现数据间的关联,从零星的数据点到面,最终形成一张完整的数据网。
目前,郑魏平通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初步融合,开发了区公安分局智能大屏系统,实现数据可视化展示,将人员的衣食住行等多个维度采集的数据与警情相结合,为打防管控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撑,也为白云警方即将强力推进的数据大融合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锦上添花,云盾系统不仅仅促进“跨警种、跨业务”的警务协作,同时也兼顾着对群众、工厂企业的警务服务。如民警可以通过云盾系统,快速实现对身份信息的实时移动采集更新,并结合警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对人员数据进行自动筛查和闭环管理。群众可以通过云盾系统,实现用手机打开居住地的电子门禁。企业可以通过云盾系统,对从业人员进行背景审查和安全评估。
据悉,为了能够随时解答大家在使用云盾系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郑魏平加入了派出所、企业、屋主等各类微信群30余个,“5+2”“白加黑”随时解答群众和民警的问题,并结合反馈意见,对云盾系统进行优化升级。为了保障系统不停机,郑魏平只能利用系统空闲时间(凌晨2点到5点)才对云盾系统进行升级。至今,云盾系统从未停机超过1小时。
郑魏平告诉记者,下一步计划依托“平安白云”小程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便民公益服务,如在线找房、在线找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