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不忘从医初心 坚守医者仁术

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张世超

2021-06-19 14:20:58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2019年10月31日 01.jpg  

张世超在检查了解患者情况。

  “他像一股清流,恪守医生的职业道德,视病人如亲人,每日探视,嘘寒问暖,严谨负责……”日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党委书记朱宏收到了一封来自东莞市凤岗镇雁田小学龚老师的信件,四页信纸诉说着对该院神经外科医生张世超及医院团队的感激之情。

  来信者是该院血管瘤患者熊女士的丈夫。48岁的熊女士患癫痫多年,辗转数家医院仍查不到病因,今年8月入住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护理,顺利出院。面对来信的称赞,张世超更多的是谦虚,始终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仁术。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神经外科团队努力的成果,既然选择这一行,就要不忘初心,坚持下去。”

  ★ “笑脸医生”亲切服务获患者盛赞

  “多年来,走过大大小小多家医院,经手医生六七人,从未见到过像张医生这么亲切的人。”熊女士在龚老师的信中感慨道。

  48岁的熊女士患癫痫多年,辗转数家医院仍查不到病因。今年8月26日,她入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经检查为海绵状血管瘤,并由该院神经外科冯文峰教授主刀手术。

  “和很多患者一样,熊阿姨手术很顺利,小瘤子切除后,癫痫没再发作。然而她术后出现了罕见的痛觉过敏。”张世超告诉记者,每天查房换药时,熊女士的头被轻轻一碰就会疼痛难忍,有时候还没碰到就开始哭喊,让家人特别紧张。“她身体没什么大碍,可能是太紧张了。早前也接诊过一例,那位患者出院后回家半个月就恢复了。”话虽如此,为了让家属放宽心,张世超每天查房的时候,都会抽空去安慰熊女士及其家属,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天得有半小时。

  如果说科室里的主刀教授是挽救病人性命的重要部分,那么科室里的其他医生则是主刀教授和病患中间的沟通枢纽。

  “很多入院的病患情况都不太乐观,为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科室每天早交班时候,漆松涛主任都会跟我们强调多多沟通,态度温和。”张世超表示,不知不觉,经常与患者及家属谈话成了科室的一个传统,成了大家每天下班后的“固定动作”。“咱们科室情况比较特殊,病人往往是各地市级医院难以处理的疑难杂症患者,也有长途转运而来的危重人员,更有别的医院无法或者不愿收治的病患,沿袭着‘部队老传统’,我们尽可能帮他们。”

  “张医生查房总是笑嘻嘻的,我们询问的内容,他都耐心倾听,从不嫌烦,只有当病人不听话时,他才会板起脸来,大家都特别喜欢和他交流。”一名病患家属说。张世超表示,家属的配合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医患共同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病魔,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走得更好。

  据悉,此前一名17岁的病患,手术前吵着要“术后醒来第一个见到世超哥哥!”面对这样的信任,张世超直言,这是神经外科团队努力的成果,“看到患者痊愈后的表情,我发自内心感到高兴,这个时候也是我感到最欣慰的时候。”

  ★ 坚守初心时刻将患者放在第一位

  “医生和我们老师一样,都是良心的职业,需要爱的奉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来信中,龚老师对南方医院医护团队医术医德给予最高的赞誉。

  作为一名“90后”,张世超从南方医科大学毕业后,正式进入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谈及为何选择从医,张世超表示,神经外科是一门尖端、复杂的学科,它的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围术期处理难度大,稍有不慎,病人不是死亡就是残疾。“医生的价值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解决病人的痛苦。而实施手术的神经外科医生,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我希望接受这样的挑战。”

  此前,该院神经外科接诊了一名巨大动脉瘤的患者,如果采用微创的介入手术,无疑效果更好、风险更低。“在与病患家属沟通的时候,发现病患家庭困难,如果进行介入手术,费用比传统手术要贵一倍。”张世超介绍,在了解病患家庭情况后,他向主刀教授汇报了情况,经与患者家属详细沟通开颅手术风险并取得家属信任后,医疗团队决定尊重病患家属的决定进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最终用了比介入手术多一倍多的时间进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得很好。“能通过多种治疗手段,为患者解决问题,大家的付出都值得。”

  在张世超看来,医生要有责任感,就临床医师而言,要经常到病人床边,发现和解决病人的痛苦。平日里,他把精力都放在病人身上,关注病人身上发生的每一个变化,以至于妻子都调侃他:“你就是个没‘生活’的人。”张世超笑称,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没有捷径,只有百倍努力和加强学习,多做手术积累经验。他希望通过最传统的“泡医院”的方式,尽快提高临床业务水平。

  “行医的初心,就是怀揣一颗真诚的心,时刻将患者放在第一位,为患者把病看好。”张世超说。除了临床工作,他还定期跟进国际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在他看来,人生应该是努力奋斗的过程。他相信今后医疗的发展是多元的,既要有过硬的临床素质,也要有设计、解决临床问题的科研思维。作为年轻医生,一定要肯吃苦,医生的价值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分耕耘定会有一分收获。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