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郑魏平当选为广州市公安局第十三届『羊城杰出青年卫士』
日前,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青年民警郑魏平当选为广州市公安局第十三届“羊城杰出青年卫士”,并被推荐参评全国公安机关“复工复产”先进典型。荣誉的背后,是郑魏平及其带领的“平安白云”科技团队近90天砥砺奋战的战“疫”之路:几乎每三天完成一个新模块的研发工作,仅用一个月的时间,用10多万行的代码,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技术迭代,助力我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靠数据巡查,精准实施防控
在战“疫”路上,郑魏平带领“平安白云”科技团队,开发了防疫巡查、健康上报、防疫通行证、复工通行证、健康管理电子台账、通行码等防疫功能模块,为我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有了智慧新警务助力的“平安白云”,为全警战“疫”节省了大量警力和时间,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及肯定,《人民日报》也作了专栏报道。
以“防疫巡查”功能模块的开发为例,我区流动人口占全市的五分之一,在疫情发生初期,如何快速精准地核查疫情严重地区人员信息,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点和难点。经摸查,仅在我区工作的相关人员群体就超过10万人,面对严峻形势,传统的人工排查不可能摸清海量的信息线索。
对此,郑魏平带领“平安白云”科技团队日夜奋战,仅用了3天时间,就利用“平安白云”系统的积累数据,建立了四级预警模式,并在“平安白云”小程序紧急开发了“防疫巡查”功能模块。有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一线工作人员便有了疫情防控的随身“雷达”,实现了对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排查的精确“制导”。
在大数据的强大助力下,我区仅用3天时间,便快速完成了辖内疫情严重地区人员的底数摸查,为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数据铺路,助力复工复产
春节过后,异地务工人员陆续返穗复工,企业开始复产,但传统的纸质登记费时费力,群众自报信息虚实不清,急需一张本地的动态地图,提高防疫排查效率。
于是,郑魏平想方设法推进防疫信息化的纵深应用,多次与区政数、卫健等部门交流合作,将“云盾”系统对接市来穗系统、市穗康微信小程序,与有关部门共享信息数据。他带领团队连续奋战3个昼夜,终于打通了相关数据系统,成功升级改造了“平安白云”小程序,并于2月10日率先在全市推出“防疫通行证”和“健康上报”功能,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避免出入口人群拥堵,减少了感染风险。
据统计,自“防疫通行证”上线以来,注册数近200万,最高访问量达每小时136万人,为广大城中村、小区疫情防控筑起了安全屏障。截至目前,共有362万人申请“防疫通行证”,通行扫码超过2600多万人次。
随着疫情防控从全力抗疫过渡到生产防疫“两手抓、两不误”,郑魏平立即着手开发“企业复工复产”模块。2月17日,“复工通行证”上线,辖区企业可实时掌握员工健康状况,准确评估风险并做好预案,使防范更加精准、管控更加精细、复工复产更加放心。
据悉,郑魏平带领团队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正常情况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技术迭代,用10多万行的代码书写了战“疫”奇迹,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