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委宣传部、市双拥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广州警备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举行“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优属标兵”“最美拥政爱民标兵”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白云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亮,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党委书记、政治委员潘茂盛榜上有名,分别获得“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优属标兵”“最美拥政爱民标兵”称号。
彭劼——“最美退役军人”
彭劼1989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从事感染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
今年1月22日下午,彭劼接到国家卫健委的电话,请他赴贵州指导新冠肺炎抗疫工作。当天晚上,他坐上了飞往贵阳的最后一趟航班。
次日清晨,彭劼立即投入工作,检查医院、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向当地行政部门反馈所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24日,他又马不停蹄赶赴遵义,驱车几十公里山路,进入乡村卫生站,查看和指导防控准备。
1月26日,按照国家卫健委紧急工作安排,彭劼赶赴上海,督查上海市及各行政区疾控中心新冠肺炎实验室检测、数据上报系统等工作,并赴上海各口岸、机场、交通路口等地检查。在贵州和上海期间,彭劼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将近16个小时。
笔者了解到,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作为广州市8家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定点医院之一,在今年1月23日至4月8日期间,共接诊患者3815人,隔离病房接收需要隔离治疗的患者216人,其中确诊新型肺炎患者6人。
“彭劼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一个上午就要接诊30多名发热患者。对疑难与危重病人,他无惧危险,深入隔离病房,指导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彭劼的同事告诉笔者,彭劼还负责全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具体业务与管理工作。
作为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的主任委员,彭劼还到顺德、东莞等地医院会诊,排查新冠肺炎并指导医院的疫情防控工作;多次参加视频会议及会诊,指导基层医院的临床救治工作;应邀在广州市文明办在线平台举办视频讲座,向市民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在南方医院,像我这样的退役军人很多,他们在抗疫中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彭劼表示,“最美退役军人”这份荣誉,是南方医院全体退役军人的,也是白云全体退役军人的。
王亮——“最美拥军优属标兵”
王亮1998年服役,2010年转业到白云区,现任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他积极发挥区水务局职能优势,为驻地部队排忧解难,解决其周边环境、安全、内涝、供水等问题。
广东省军区广州第一退休干部休养所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去年10月下坑水库加固工程期间,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发现干休所毗邻下坑水库的围墙是铁艺围栏,安全性不足,且容易锈蚀,影响美观。王亮主动与干休所沟通协调,由区水务局派工程队拆除铁艺围栏,新建砖混围墙,同时安装了太阳能照明系统和电子安防系统。
该干休所大院内的排洪渠,由于年久未清理,造成淤泥堆积,排水不畅。从去年11月到今年2月,王亮多次到现场协调,由区水务局安排施工单位,对排洪渠进行清淤疏通。目前渠内淤泥已全部清除,保证了渠道畅通,为干休所大院的汛期安全提供了保障。
去年,了解到某部队部分军事用地因景泰涌上游存在淤积,防洪调蓄能力不足后,王亮组织力量对景泰涌上游约2公里的河道进行清障,解决了上游段部队营区内涝问题。此外,他还协调组织力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二储备资产管理局广州办事处和军属小区蓝天花园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为某部队加固涌边战备道路,为某部队大院内河涌进行河道清淤。
为了保障驻区部队供水需求,王亮积极与市自来水公司协调,解决了辖内多个部队以及省救援基地等的用水难问题。
每逢年关、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王亮都组织对辖区内的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并协调开展为军烈属送温暖、送劳动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最美拥军优属标兵”称号,王亮说:“军人情结不仅植根于我的内心深处,也已扎根于我们水务局每名干部职工的心坎上,我们将继续将军民鱼水相融的精神发扬传承下去。”
潘茂盛——“最美拥政爱民标兵”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党委书记、政治委员潘茂盛成长于祖国北疆内蒙古大草原,18岁踏入军营,在内蒙古、四川、广东等地多所军营都留下了奋斗足迹。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突发7.0级地震,身在成都的潘茂盛受命带领400余名官兵,沿途冒着余震不断抖落的飞石碎块,火速赶往受灾现场抢险救人、进村入户、排险除危、安置群众等。
2013年6月,成都市华阳府河发生洪涝灾害,潘茂盛带领官兵第一时间驰援灾情最紧急的地方,连续奋战垒筑沙包,抢筑堤坝,处置险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回想这些危难时刻,潘茂盛说:“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战场!”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坐落在白云区,潘茂盛到该基地上任后就提出,除了严抓部队训练外,还要做驻地红色文化的传播者。他多次带队到驻地红色旧址开展党课教育,并推进训练基地与广州烈士陵园、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农民工博物馆等签订联合教育机制,让驻地红色基因融入官兵灵魂深处。
潘茂盛还带领该基地党委“一班人”深入驻地党政机关、学校走访交流,共商双拥工作新举措。每当基地举行重大文化活动,都会邀请驻地政府、街道、学校等相关人员前来观看。每场演出,潘茂盛都登台献艺,激扬的军歌和悠扬的草原民歌,拉近了军民之间的情感,密切了与共建单位的联系。“我们要用强军文化,激发群众的爱国爱军情怀。”潘茂盛说。
潘茂盛还经常深入基层单位,指导驻地结对帮建,在学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捐赠图书和文体器材;走进当地弱势群体家中,看望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和贫困农户,为他们捐献生活物资,并带领官兵开展助民服务。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在于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潘茂盛表示,今后将继续用真情和行动,续写人民军队为人民的鱼水深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