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莲香(左)获街坊赠锦旗
近日,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今年6月“广州好人”名单,永平街颐和山庄社区居民刘莲香上榜,被评为助人为乐类“广州好人”。年过八旬的刘莲香,一直是社区乐善好施的“暖心奶奶”。早在退休前,她就经常去慰问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退休后,她的善举惠及更多街坊,热心公益半辈子。谈及获评“广州好人”,刘莲香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够帮到有需要的人,就觉得特别开心。
爱心“不退休”成社区“暖心奶奶”
退休前,刘莲香就职于以前的新市镇供销社。当时供销社成立了一家小型敬老院,刘莲香看到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无儿无女,心生怜悯,恰逢中秋节,便发动职工一起写慰问信,为老人们送去了月饼、慰问礼品、红包等,老人们非常高兴。自此,逢年过节,刘莲香就去慰问孤寡老人。她与这些老人结下的善缘,一直延续到了退休。
1997年,刘莲香从供销社退休,正式开始了她的慈善之路。期间,为了继续为老年群体贡献一份力量,刘莲香链接了区民政局、白云恒福组织,通过他们的资源和平台,慰问孤寡老人。2012年,她开始活跃在区民政局组织的各类慈善活动中,走访慰问区内的孤寡老人、低保户和残疾人。在一次中秋敬老慰问活动中,刘莲香和家人捐赠了700多份油和米,为辖内700多位三无、低保、孤寡、高龄及独居老人送去慰问,总价值6万多元。
退休后,刘莲香入住永平街颐和山庄社区,同样将爱心带给了社区的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深知一线工作者的不易,便三次慷慨解囊,捐赠了防疫口罩、牛奶、方便面、纯净水、八宝粥等价值一万元的物资,由该社区党支部工作人员转赠给竹韵山庄、春晖闲庭、松园山庄三个小区,分派给防控疫情的一线工作人员。“刘姨的善举常常让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备受感动。每逢看到有清洁工在烈日下辛勤工作,她都会为他们送上一瓶水或消暑饮品。”颐和山庄社区居委会主任潘小平连连称赞说,刘莲香是社区公认的“暖心奶奶”。
刘莲香则说:“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值守在一线,我备受感动。我在后方做点小事,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做这些事,没想过会得到什么回报,能帮到人就令我很快乐。”
积善成德40年好家风代代相传
“现在,我的两个孙女在上中学,她们也喜欢跟着我参加各种公益活动。”提起孙女,刘莲香乐呵呵地说。刘莲香不仅身体力行,参与公益活动,还鼓励带动家人一起做公益。例如带子女一起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给困难家庭捐赠物资等。据统计,刘莲香及家人参加志愿服务时数超过2400小时,其家庭于2018年被评为“最美家庭”。
刘莲香告诉笔者,自己的父母辈也是乐善好施之人,过去日子虽苦,但常常看见他们接济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到家中,自己深受感动。每当听到别人有困难,刘莲香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18年8月,得知家住永泰片区的苏姨一家陷入困境,她主动与磨溪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详细了解苏姨的家庭困难,并资助苏姨的女儿初中三年的学习费用,累计6万元,还鼓励苏姨重拾信心,乐观面对困境。
在另一次探访中,刘莲香为永平街居民关叔送去了温暖。50多岁的关叔于2018年9月被诊断患有消化道出血和重度贫血,由于身体原因并无工作。关叔的妻子患有糖尿病,也处于失业状态。二人没有生育子女,属于困难家庭。刘莲香在了解他们的困难后,立刻捐助夫妇二人两个月共2000元生活费,另外又给他们3000元作为春节慰问金。从2013年至今,刘莲香还为颐和山庄雏鹰书法班捐赠款项和文具等物资,合计7万元。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颐和山庄社区,人人都知道83岁的刘莲香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近40来,这位老人用点滴行动帮助和温暖他人,她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