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广州白云:一袭白衣战方舱 逆行医者践初心

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区第二人民医院ICU副主任罗炬辉

2021-06-20 14:33:35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图:最美“逆行者”罗炬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白云战线上有这样一群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走在最前线,为了人民的健康义无反顾,成为最坚定的“逆行者”。

  他们是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基层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默默坚守;他们是冲锋在前、恪尽职守的社区民警和医护人员,是千里迢迢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是距离病毒最近的检验科科长……他们挺身而出、扎实工作、执着坚守,以担当与实干诠释着初心使命,以拼搏与奉献扛起了一面面“抗疫先锋”大旗,守住了群众健康的底线。

  2月9号,以区第二人民医院ICU副主任罗炬辉为代表的白云援鄂医疗队,跟随广州市医疗队驰援武汉;2月10日,罗炬辉正式进驻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又称“客厅方舱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从雨雪纷飞,到春暖花开,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罗炬辉以前所未有的高强度工作,精心呵护每一位新冠肺炎患者,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首创患者微信群沟通模式,得到了指挥部的认可并鼓励在方舱医院推广;与很多患者建立了生死与共的感情,获得患者及家属来信点名表扬。

  因其突出表现,罗炬辉获评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对此,罗炬辉谦虚地说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能获得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能亲身经历方舱医院救治,我感到无上光荣、无限自豪和无比激动。这不单单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白云奋战在各个领域抗疫一线工作者奉献精神的褒奖。”

   A

  主动请战到武汉最困难的地方

  时间回到2月9日,来自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罗炬辉、丁妮丽、陈展标出征武汉,被分配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客厅方舱医院)。“我原本以为我能到武汉定点医院支援,运用我多年在ICU工作的经验,来治病救人,在最艰难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挥一丝作用。”罗炬辉笑着说道,虽然没有分配到定点医院,但在方舱医院,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开展救治工作。

  杨先生是罗炬辉接触到的情况比较严重的病人,一家6口先后都感染新冠病毒,自己和妻子、小儿子三人在方舱医院隔离观察,大儿子跟父母在外面隔离。2月26日,杨先生告诉罗炬辉肚子不舒服、没胃口,出于专业的敏感,罗炬辉马上意识到其可能出现肝脏损害,马上安排查验肝功能。“由于当时方舱条件不足,每天只有10个验血名额,我跟指挥部多次沟通,终于安排到抽血。第二天结果出来,杨先生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两倍多,这表明肝脏损害比较严重,必须转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罗炬辉回忆道。

  经过多方协调,中南医院终于同意接收杨先生。可新的难题又出现了,杨先生表示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独自留在方舱,并不同意转院。“我原本以为他应该庆幸,毕竟能转院不容易,在定点医院他能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但他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罗炬辉向杨先生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他家人。在之后的救治过程中,罗炬辉定期了解杨先生妻儿情况,并向杨先生转发信息,让其安心。两天后,杨先生发来信息说,自己身体情况改善很多,感谢罗炬辉的帮忙。对此,罗炬辉表示很欣慰,“治病也要治心,用心解决病人的困难,是医者的职责。”

  B

  五人医疗小组承担400多人救治任务

  罗炬辉所在的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是仅用3天建成的“生命之舱”,也是武汉首批最大的方舱医院。罗炬辉所在的广东省第11批医疗队308名医务人员参与管理,成为了舱内人数最多的医疗队伍。其中,广州医疗队15人,白云区小分队共有3人。

  自2月12日进舱后,罗炬辉与其他4名医护人员组成医疗小组,管理着420多名病人,负责查房巡视、开具医嘱、记录病程,或监护每个病人的状态,发药、检测等。“大家来自不同医院,互不相识,却又这般亲切,这般默契,在穿防护服的帐篷里,简单地点点头,打个招呼,就各自穿上防护服,等护士帮我们把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罗炬辉说,刚开始比较混乱,每天需要穿着很厚的防护服,等到入舱的时候,满身已湿透,不到一个小时,护目镜都能倒出水来,“总有一大批很焦虑的病人围着你,每天下值后都筋疲力尽。”

  “刚开始很多病人对自己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检查,什么时候能出院,很迷茫。对于病人提出的问题,刚开始我们医生只能在出舱后查找资料,进舱时再回复病人,沟通效率不高。”罗炬辉告诉笔者,通过与病人建立工作群,每个医生对病人进行定点解答,实施精准管理,效率提高不少。这一首创的患者微信群沟通模式,得到了指挥部的认可并鼓励在方舱医院推广,罗炬辉也荣获指挥部颁发的“先进标兵”称号。

  2月20日,罗炬辉管理的病人中迎来了首个出院病人;2月21日,罗炬辉继续送走第二个出院病人……当出院病人说出“辛苦罗医生了,再见了罗医生”时,罗炬辉认为自己的所有辛苦付出都值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和鼓舞。”

   C

  从小立志从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知道有您和其他伟大的逆行者,这场战斗我们赢定了!不管前方风雨到底有多大,亲爱的舅舅,请您一定记得,您的后方还有我们,我们会一直支持您。”疫情期间,罗炬辉的外甥女罗小燕在信中写道。罗炬辉坦言,疫情期间,家人的支持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与动力。

  “我爷爷是一名赤脚医生,小时候,我常常看到爷爷晚上背着一个药箱出夜诊,去的时候是别人骑自行车来接,回来的时候是自己走路回家,但爷爷还是坚持着。这是我对医生的最初认识。”罗炬辉告诉笔者,每次看到有人受到疾病困扰的时候,自己就特别想成为医生,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从小就想当一名医生,后来成功考入广州医科大学。”

  “记得踏入医学院时,钟南山院士带领我们宣读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直贯穿了我的医学生涯。在2002年底到2003年初,当年的非典发生时,我正在医学院读书,目睹了我的老师们抗击非典的过程,他们的无畏、大爱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罗炬辉告诉笔者。

  从主动请战到全心抗疫,罗炬辉都在用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使命。3月7日,方舱医院完成了它神圣的使命,战“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28天的抗疫工作中,罗炬辉所在的白云医疗队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耐心护理以及爱心陪伴,成功护送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冠肺炎患者出舱,其扎实的业务功底和极高的责任心,受到了广州医疗队队长高渝峰的高度赞扬。

  “虽然距离方舱经历快过去半年,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激动,抗疫一个月,虽然很累,但倍感充实。”如今的罗炬辉,已经回到区第二人民医院ICU工作。他表示,虽然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但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更加不能掉以轻心。工作之余,他也会受邀到各大学校、机构分享抗疫经验。很多人会把罗炬辉称为英雄,但他认为抗击新冠肺炎的全国人民,才是英雄。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