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法援律师、广东联合发展律师事务所律师邓艳琴

坚持法援15年 无偿帮助弱势群体

2021-06-22 13:05:29 来源:白云区融媒体中心

2017年11月27日 01.jpg

图:邓艳琴

  今年44岁的邓艳琴是广东联合发展律师事务所律师, 2002年踏入法律援助律师行列,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不赚钱”的法律援助上倾注大量时间精力,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乎接的都是法援案子的社会律师。这在邓艳琴看来,便如同“命中注定”。

  “一般律师是接社会案件兼法援案件,而我却是个‘不务正业’的律师,接的基本都是法援案子,但看到群众越来越相信法律能解决问题,让我感觉到高兴。”邓艳琴表示,这15年来她坚持法律援助的缘由,便是自己能用法律知识帮助弱势群体解决难题, “这种满足感是金钱换不来的,法援给了我一个平台,能让我实现自己的价值。”

   2002年走上法援道路

  无偿帮助弱势群体已达15年

  近日,在同和街道法律顾问的办公室,记者见到了邓艳琴。扎着马尾辫的她,干净利落,脸上挂着笑容,讲起法律专业的事情,滔滔不绝地给记者上了一堂普法课。

  1999年考到律师牌,做过法律咨询、企业法律顾问的邓艳琴,从2002年踏入法援律师行列,从此法援律师成为了她的标签。在大部分律师认为“不赚钱”的法律援助上倾注了大量精力,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乎接的都是法援案子的社会律师。

  2002年,邓艳琴做了法律援助律师,真正走上岗位才知道,这一行不仅需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过人的耐性与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久,她接手了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第一次去看守所会见当事人,看到当事人及其父母的悔恨,拉着她的手请求她帮忙的那一刻,邓艳琴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顿时生疼。正是那一刻,邓艳琴觉得自己应该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邓艳琴已经做了15年的法援律师,从未间断。之所以选择法援,在邓艳琴看来是“命中注定”,是她选择了法援,也是法援选择了她。“我不擅长去社会上拉案子,很多当事人觉得花了钱就得给我办事,法援当事人恰恰相反,觉得你是来帮他的,会很感激。”邓艳琴说,法律援助说白了就是用法律手段无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解决“诉讼难”,从而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刚接触法援时,一个受援人拉着她的手给她深深鞠躬的时候,她很受触动,感觉到自己的法律知识有价值,“这便是我坚持15年的动力。”

  自称“不入流”

  社会律师却一直从事法援工作

  当邓艳琴的大学同学纷纷进入商业律师行业,年收入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时候,她却自愿投身法律援助事业,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体伸张正义,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谈及15年的律师生涯,她谦虚地称自己是个“不入流的律师”,除了法援律师,她还是同和街、富和花园社区的法律顾问,这三个身份都是带有公益性质的。

  “一般律师是接社会案件兼法援案件,而我却是个‘不务正业’的律师,基本接的都是法援案子,太在乎钱的做不来。”邓艳琴说,比起社会案子,法援律师一个案子两千来块钱的补贴确实不高,法援律师更需要社会责任感。

  “我居住在白云区,我眼睛看不见,我有法律问题要找律师帮忙。”因同和街大陂村的失明老人汤伯的一个电话,邓艳琴就几度上门为汤伯提供法律援助。

  记者了解到,汤伯因对1999年在梅州市蕉岭县被殴打的刑事判决及附带民事判决不服,认为法院对被告人的量刑过轻、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金额过低,因此希望对判决进行申诉,遂提出法律援助申请。由于汤伯无法读写,在审查相关证据材料后,区法律援助处安排邓艳琴为汤伯提供代书形式的法律援助,并当即办理了法律援助受理手续。

  “一进门就看到汤伯家里满是老鼠屎,很脏,当年案件的材料也被老鼠啃得破破烂烂,看到老人家因为眼睛看不到,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心里确实觉得难受。”邓艳琴说,帮汤伯代书后她便上门一字一句读给汤伯听。

  好几次的接触,让汤伯对这位热心的律师感到十分亲切,激动之时老人家拉着邓艳琴的手,眼眶湿润,连身道谢,“这么久了,我感觉政府还是关心我们这些群众的,法援律师的热情让我感觉很温暖、贴心。” 汤伯如是说。

  在这15年的时间里,邓艳琴遇到不少像汤伯这样的受援人,跟不少残疾人、家庭困难、精神疾病等等弱势群体接触下来,老百姓的质朴与真诚,对合法维权的渴望,让她觉得有责任用法律知识去帮助他们。

   经手近千件法援案

  从事法援工作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我所要做的就是做好我的工作,用法律知识帮助、服务好群众。”邓艳琴说,政府越来越重视法治,越来越重视律师的作用。

  白云的法律援助工作开展至今已有20年,法律援助的门槛不断降低,法律援助的覆盖面逐渐扩展,不变的是“让法律为困难群众说话” 的理念一直延续,法律援助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在邓艳琴看来,法援工作传递的就是法治的温度,她很欣喜地看到白云法律援助不断创新、不断成熟,惠及更多的人群,走出了一条白云特色的法律援助道路,让群众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公平与正义的力量。

  而邓艳琴在白云法律援助服务15年,经她手的法援案件已经近千件,因法援接触的大部分是刑事、交通事故赔偿等案件,这么多年下来,刑事辩护、交通事故、劳动纠纷、医患损害等成为她的擅长领域。

  如今,“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在白云大地已不是法律理想,而是现实。20年风雨兼程,一张覆盖全区的法律援助体系最终建成。像邓艳琴一样的法援律师作出了很大贡献。

  “人要做一件事不难,但是要十几年都坚持做一件事就不简单,像邓艳琴律师这样多年扎根在白云基层法援,没有社会责任感是做不来的。邓律师身上有一个特点,便是法律工作者身上的正义感,他们用法律知识为弱势群体发声而感到幸福,内心就很有成就感。”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