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枫杰
腼腆,憨厚,有点内向,这是笔者见到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得主黄枫杰的第一印象。
就是这样一个年轻人,用了5年时间,从一个农村娃登上了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的最高点,成为“中国原型制作第一人”,为广州市技工院校夺得了第一枚世界技能大赛金牌。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变。
去年11月,黄枫杰和其他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一起,接受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总理“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的话语,至今还在他脑海里回荡。
对机械感兴趣肯钻研,被选入精英班
“我终于改变了我们那里的人对读技校的看法。”黄枫杰来自湛江雷州的一个小山村,村里能考上大学的不多,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然而他很早就确定了读技校的梦想。他说,他的爷爷会修拖拉机,不仅会帮乡邻修,小时候自己家里也有一台拖拉机,每半年就会大修一次,每次爷爷会把拖拉机头的各种零件都拆卸下来,又重新装上,这让他觉得很神奇,因此对机械类操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2年,黄枫杰初中毕业,家里三兄弟上学的压力,让他决定报考职业类院校,为家里减轻负担,并在亲戚推荐下,报考了广州市技师学院。当时学校还没有开设原型制作专业,他就读的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我在报考前就了解这个专业了,入学后也真的很感兴趣。”
从入校开始,黄枫杰学习很努力,不仅成绩好,稳定性也很强,每年都获得一等或二等奖学金。2015年,为参加2017年的世界技能大赛,该校要成立原型制作项目精英班,黄枫杰被教练赵晓霞看中了。
赵晓霞回忆,当年选拔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手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之前我国没有参加过世界技能大赛的原型制作项目,因此没有可供参照的模板,只能按照项目及技能竞赛的特点物色选手。”她介绍,原型制作项目的特点是变数多,行业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技能要求,因此对选手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及稳定发挥要求很高。“在精英班里,黄枫杰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一个,但是比较稳重,且好学,肯钻研。”
广州市技师学院副院长刘海波介绍,原型制作项目涉及7个工种,包括CAD设计、普车、普铣、数控铣、3D打印、手工、喷涂等技能,是传统工艺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高耗材的综合项目,需要熟练使用11种设备,竞赛作品不仅有精度要求,还有外型设计和美观的要求。
外号“黄一刀”,练就“一刀准”的绝活
黄枫杰入选原型制作项目精英班,并非偶然。在学校,他有一个外号,叫“黄一刀”。这一外号的由来,源于其精准的机床切割技术。
据介绍,机床切割技术尤其考验选手的感观、听觉、触觉,以及对切削原理、材料属性、刀具等综合知识的整体掌握。这一切要求选手必须具备牢固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对机床性能有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使用适应能力。在赛场上,黄枫杰的这一绝活一亮出,其他选手的机床技术便黯然失色。
黄枫杰说,自己“一刀准”绝活练就的初衷,来自央视“大国工匠”栏目一位钳工师傅带来的震撼。“这位老钳工师傅做出来的零件精度能达到0.01毫米,我觉得靠人手不可能实现这一精度,但老师傅就是做到了。这种追求完美、力求极致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我们都是‘匠人’,我也应该能够做到。”所以在此后的每次操作中,他都详细记录相关参数,计算每一次的误差数,无数次地上机,无数次的经验积累,最终熟能生巧,练就绝活。
黄枫杰的努力并非一朝一夕。从2012年入学到2017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5年时间里,他都很珍惜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机会。当很多同学在玩游戏,讨论穿什么玩什么的时候,他基本上都是在学习。平常上课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竞赛提高培训基本上都要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他每天早上7点起床准备训练,中午不休息,晚上7点到11点,他都是在实操间忙碌,周末节假日几乎没有休息过。
“比赛需要消耗的体能很大,我每天会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锻炼体能。”黄枫杰说,进入学校后,他知道了技能也可以走向世界,学校有师兄通过努力进入了国家集训队,他很羡慕,暗自将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当作自己的目标。
实力加注重细节,最终登上世赛冠军宝座
想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首先要从层层选拔赛中脱颖而出,参加原型制作项目,需要付出的努力更多,黄枫杰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世界技能大赛就是技能界的奥运会,要求参赛者不能超过22岁,对我来说这是唯一的一次机会,不努力就完全没有机会。”
黄枫杰的不懈努力没有白费。一路对决中,他唯一一次跌出第一名是省选拔赛,此次比赛他名列第四,涉险过关,差点无缘全国选拔赛。那时,他就暗暗立誓:把第一名夺回来。在接下来与全国各路高手的过招中,他强势回归,以第一名晋级国家集训队。在国家集训队集训几轮淘汰赛中,更是火力全开,一路领先,最终赢得了参加世赛的门票。
“这是我国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原型制作项目,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刘海波介绍,原型制作项目是学校2015年才正式启动的一个新专业,2016年才正式招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2016年9月,黄枫杰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全国选拔赛第一名时,也是该校开设这个专业的第一年。
2017年10月,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1200余名选手在50个项目展开角逐。回忆参赛的情景,黄枫杰说,当初的目标是铜牌,在赛前组织的各国交流赛中,他发现我国选手的技能水平一点都不比发达国家差,但是在细节上不如一些发达国家选手。
“我们在参赛过程中,桌面都是乱的,而人家比完一个项目,桌面还很整洁。”黄枫杰说,虽然不是技能,但也会扣掉印象分。“所以我比赛时一直提醒自己,真正比赛的时候,其他选手可能因为紧张都忘记保持桌面整洁了,我是唯一没有因此扣分的。”
由于是综合性比赛,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外状况,比如机床数量不够、材料变更、比赛规则变更等,但黄枫杰都一路成功闯关,不仅保持桌面整洁没有被扣印象分,也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因为浪费材料而被扣分的选手,最终登上了冠军宝座。
获得总理接见,下一个梦想是成为金牌教练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黄枫杰的人生也因为世界技能大赛有了很大的改变。
去年11月,黄枫杰和其他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一起,接受了李克强总理的接见,总理“中国青年有匠心,能始终不渝追求卓越,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就有大希望”的话语,至今还在他脑海里回荡。
另外,他还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今年又被授予“广东五四青年奖章”“广州市年度十大榜样人物”等荣誉。
黄枫杰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也在企业界引起了极大关注,一些企业高薪挖角,甚至有企业愿意将30%的股份送给他,换取他去企业上班,但黄枫杰还是选择留校做一名教练。他说,学校培养了他,现在他最大的愿望运用其比赛经验和技能,为学校培养一批金牌选手。
“我终于改变了我们那里的人对读技校的看法。”黄枫杰说,在不少家乡人的观念里,读技校没用,不如早点出来打工,这次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的金牌,他成了全村的骄傲,也改变了家乡人对职业类院校的看法。
获奖后,他获得了一笔奖金,他用奖金给家里修建了新房,目前正在办理入户广州,之后准备将用剩余奖金为自己在广州购置人生中的第一套住房,在广州扎根下来。“现在家乡人对技校的观念变了,很多初中毕业原本准备直接去打工的,现在大多也会选择先就读技校。”黄枫杰说,对这种现象他感到很高兴,他也坚信不管读什么学校,都可以改变命运。
目前,黄枫杰的生活已经回归平静,每天依然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实操间,和师弟师妹一起备战下一届的世界技能大赛。他的下一个梦想是成为一名金牌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