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周文基
笔者见到长腰岭村党总支书记周文基时,他正忙着与村“两委”干部讨论处理第六经济社的征地问题。他是2014年任村党总支书记的,在他的带领下,长腰岭村的村内组织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凝心聚力推动全村协调发展,使这个面积仅4.1平方公里的小村落赢得了中国裘皮之乡、省宜居村庄、省卫生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等众多荣誉。
为党员发挥先锋作用搭建平台
今年48岁的周文基,从2005年起在长腰岭村“两委”工作,次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2014年任村党总支书记。在老一辈村“两委”干部的眼中,他是从一名“后备军”成为了“领头人”。
自从有了党员这个身份,周文基在工作中尤为关注发挥党员的作用,却发现长腰岭村缺乏一个党员参政议政和发挥先进性的平台。“在村民心中,党员说话、做事公平、公正,一些矛盾纠纷,可能党员一句话就能轻松化解。我们村有112名党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于是,周文基带领村党总支,经过积极探索、结合村情民意,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搭建起了平台。其中,重点实行了“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席大会”(即“党群联席大会”)制度,该村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重要设施建设以及各经济社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联席大会讨论通过后才能实施。
以长腰岭村某厂房升级改造项目为例。笔者了解到,长腰岭村集体将投入4000多万元实施升级改造,启用后村集体收入每年将增加400多万元。周文基说,这个项目是在去年通过党群联席大会的,党员们为项目发展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意见,现已进入实施阶段。
作为党群联席大会制度的延伸和下沉,长腰岭村还率先在第四经济社探索试行党员参与经济社事务管理、党支部书记直接参与经济社决策的新管理模式。周文基说,当时,这个新管理模式很好地破解了第四经济社迟迟无法推进广药集团生物医药城白云基地征地工作的困境。而在这次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新管理模式在全村七个党小组推广实施,各经济社的村民矛盾、纷争得到及时化解,确保经济社集体、村集体持续良好发展。
在周文基的领导下,长腰岭村还建成一个设施完善的党员活动室,组建了村党总支党员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及时向党员传达政策法规、公开事项,让党员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并履行义务。如今,长腰岭村的党员都对周文基竖起大拇指。党员,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个空虚的身份,而是有了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能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目前,党群联席大会和党支部参与经济社事务管理两项制度的实施,让党员直接与广大干部、村民代表紧密结合,有效地强化了基层管理。村“两委”干部有感:“有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参政议政,上级下达给村的各项工作,我们都能很好地按时按质完成。”
让村民群众共享到发展的成果
长腰岭村以裘皮加工为特色支柱产业,约80%村民从事裘皮加工及相关产业,出产的裘皮服装远销海外和全国各地,水貂碎皮拼接技术更是在全球领先。
近年,全球裘皮产业遭遇寒冬,周文基却始终没有放弃,带领长腰岭村“两委”支持村裘皮协会工作,引领裘皮产业健康发展,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先后推动了裘皮交易中心、裘皮商贸大厦、裘皮之乡精品城和名乡皮革城等多个专业市场建成开业。就是这样的坚持,不断夯实村社集体经济基础,带领村民群众创业奔康致富,去年村社集体收入达1000多万元。
村集体经济发展了,就要让村民群众共享到发展的成果,这是周文基一直坚持的做事理念。采访中,笔者也从众多的村民口中感受到了“共享”的喜悦。“我们不用出一分钱,由村集体统一出钱,给我们买了城乡医疗保险”“我们社的自来水供水管网都更新改造了,水量大了,水质也好了”“大夏天不用再担心电压问题了,村里更换了残旧的供电线路”……
更让第一经济社80多岁的周伯喜悦的是,每月他都能从村里领到800元的生活补助金,不用再伸手向儿女要钱,他感到活得更加底气十足、更自由开怀。像周伯一样,每月都能从村里领到生活补助金的,除了村中50岁以上的村民之外,还有残疾、低保家庭的村民。
“我们村每月向50周岁以上村民发放500-1000元生活补助金,向残疾人、低保户家庭发放500元补助金。”长腰岭村负责财务工作的龙东萍说,村里每月支出的生活补助金就近40万元。
本村村民对周文基称赞有加,外来人员也对他满怀感激。笔者了解到,长腰岭村有流动人口1万多人,几乎是户籍人口的4倍。周文基认为,长腰岭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于是,周文基让长腰岭村幼儿园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就读,且在2009年到2011年,关心长腰岭村发展、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到与本村幼儿同等待遇,每年补助1200元的就读费用,这让外来人员有了强烈的归属感。
未来,长腰岭村的发展更可期,毗邻钟落潭镇高职园区和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征地面积已超过了900亩。周文基表示,征地多了,利益大了,问题、矛盾就多了,下一步将继续以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的同时,将充分利用留用地指标,做好开发建设,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反哺村集体经济发展,未来让村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