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黄文征在打理生态园
站在山坡的最高处,俯瞰整个生态园,望着自己亲手建起来的“生态王国”,区花卉协会会长、区农业产业化协会秘书长黄文征不禁陷入了回忆。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会的时代,“随便在路边摆个摊都有可能成为万元户。” 黄文征形容道。当时,国内掀起下海经商热潮,不安于现状、敢于闯一闯的黄文征也放弃了稳定的事业单位工作,投身花卉生意,巅峰期公司年营业额达500多万元。“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商机的时代。”他说。如今,随着花卉市场逐渐萎缩,黄文征也实施了转型发展,建起时兴的生态园,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放弃“铁饭碗”,下海开花场
1986年,刚中专毕业的黄文征与4名同学,被分配到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工作。“当时,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刚刚建起,我们是‘开荒牛’。”黄文征说,当时位于珠江桥西的广州花卉研究中心是一片荒地,是他们那一批人用双手一点点建起来的。他们还引进荷兰技术,建成了温室,喷淋、控温、控湿实现全自动化,是当时全省四大温室之一。
“那时候,工作和生活的条件都十分艰苦。”黄文征说,当时育苗的土不是营养土,要到鱼塘挖泥进行培育;没有地方住,就住在温室里,一下大雨就“噼噼啪啪”吵得睡不着,后来条件好点才住到了石棉瓦房。“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工资不高,120元/月+30元奖金。一次,我的自行车不见了,我和妻子省吃俭用一个月,才买回了一辆新自行车。”黄文征说。
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工作了9年,黄文征几乎每个岗位都干过,包括种植、科研、开发、工程、租赁等。让他最难忘的是负责租赁部工作时,承接了中国大酒店所有的绿植养护。他在那里驻点了两年,每天都忙着做好巡查、照料和更换等工作。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壮大,机构改革进入白热化,这让黄文征有了危机意识,更有了经商意识。
“当时,全国上下的大气候就是机构改革,不少单位的职工或停薪留职,或劝退下岗,还有很多单位被解散了。”黄文征回忆说,虽然机构改革并未波及其所在单位,但当他发现,只要有头脑、有办法、有能力,就能从开放的市场中获得利益时,便不再愿意因为一个“铁饭碗”安于现状坐等分配了。黄文征想着,自己既懂技术,又有客户资源,可以出来闯一闯,于是毅然辞职,在陈田村黄婆洞水库附近租下200亩地,创业种起花卉。
◆赶上南货北运,生意红红火火
1996年,怀着雄心壮志的黄文征成立了广州市穗芳花卉发展公司,做起时兴的室内植物和过年花卉,如比利时杜鹃、河南省牡丹等。随着花卉生意的不断向好,花场工人也从10多人增加到五六十人。
1996年底,因花场地块被征用,黄文征将花场搬到了钟落潭镇马沥村,也就是如今其经营的昊卉生态园的所在地,正式开启了22年的辛勤耕作。“当时,这块地是一个被弃的采石场,是一个满山石头的荒地。”经过几番改造,荒坡摇身变成了良田,并搭起了温室大棚。黄文征也从原来种植时花为主,改为种植苗木为主,将业务拓展到园林工程、花卉贸易等方面。
事实证明,黄文征的选择是正确的。当时,花卉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做花卉生意的商人仍不多,因此利润空间可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方市场被打开,不少南货北运,更是成就了花卉生意红红火火的年代。
“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商机的时代,我公司的巅峰年营业额达到500多万元,还在广州花博园开了100平方米的门店。”黄文征回忆起那段日子,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当时,我一张单就走了1万多棵的试管苗,周边的朋友都哇哇哇地说‘好犀利啊’!”
随着南货北运大军的不断壮大,订一个火车货柜都不容易,不仅要靠走关系,还得三更半夜上货,然而巨大的利润空间让“黄文征们”干得起劲。“当时全国的插花泥都需要进口,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北方的插花泥都从广州北运。”黄文征说。
黄文征的园林工程也做得有声有色,业务发展到了山东、四川、珠海等地。“当时,广东花卉品牌已经响当当了,北方人一听我是广东来的,就放心地将项目交给我做。”黄文征回忆说,1997-2007年,是花卉生意做得最开心的时候。
◆转型建生态园,带动乡村旅游业
这些年,随着花卉市场的不断萎缩,生意也越来越难做。2016年,由于已难以承受高额的租金以及电商销售渠道的打开,黄文征将广州花博园的门店都撤了,将花场一步一步进行转型,建起时兴的生态园――昊卉生态园,做起乡村旅游业,并在当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让当地的生态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
如今,已接近退休年龄的黄文征,会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经营好生态园,还有过往的人生经历。“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给我一家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但也让我对家人有了很多的遗憾。”黄文征感慨说,花场一天也离不开人,为了方便照看花卉,自己吃喝拉撒都在花场了,连两个小孩也是在花场长大的。
黄文征回忆起这30多年的花卉种植之路,不论是在事业单位工作,还是下海做起生意,抑或是如今经营生态园,都没有离开过“农业”这个领域。这一路走来,支撑他前行的,也许就是农业人的那种坚韧不拨的信念和放不下的情怀,“这辈子就当个农民了!”
如今,作为区花卉协会会长、区农业产业化协会秘书长的黄文征,仍在为我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贡献。他说,目前我区花卉产业年产值约人民币2亿元,现有花卉企业含种植户约510家,花卉种植类别以园林花木、草皮、观赏植物、盆景为主,除在本地区销售,主要销往全国各地,有的也出口日韩欧美等地。
对于未来,黄文征有了更多期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层面对“三农”的重视,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白云未来的“三农”发展蓝图十分美好。黄文征说,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在白云落地生根,让农业、农村、农民真正享受到政策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