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与善同行 | 13年筹1.25亿元恤孤助学,这位退休老人感动了全中国!

2021-06-23 16:16:02 来源:广州市越秀区融媒体中心

有这样一群越秀人——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奉献,用毅力和善良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传递正能量。越秀为你们所骄傲,全国人民为你们所感动!接下来,越秀山君将每月给大家介绍一位“越秀好人”,带大家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那些不为人知的好人事迹。

11.jpg

人物档案

姓名:王颂汤

地区:广州市越秀区

事迹:13年来扶助2万余名孤贫学生

荣誉:2017年4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要向社会奉献一份完全纯洁的人文关怀,保卫慈善事业的纯洁性。”——王颂汤

退休老人再“就业”

王颂汤曾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总经理、省政协委员,1992年国务院授予“国家突出贡献专家”证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广东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一直关注弱势群体,任政协委员时每年提交多份相关提案。

作为志愿者,79岁高龄的王颂汤从2004年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称“恤孤助学会”)成立起,历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代会长,主持常务工作,他笑称自谋出路再 “就业”。

十三年风雨兼程慈善路

恤孤助学会成立以来,王颂汤每天按时上班却不领取工资和任何报酬,甚至还把退休金捐出来。他平均每年投身志愿服务275天,每天8小时,十三年来累计26400小时。在他的感召下,恤孤助学会志愿者队伍从2名成员发展到现在的2661名。2010年至2016年参加志愿者服务有25734人次,服务总时数318671小时。

上了年纪的王颂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却一直坚持参加每个地区对申请资助学生的逐户家访核查,腰上绑着固定带、手上拿着拐杖,不分寒暑与志愿者们一起跋涉在乡村的小路上,一起吃自带干粮、住小旅店,一起走进昏暗的泥砧茅屋,了解社会底层最穷困家庭的需求。

恤孤助学会大事记

访贫助学:2016年12月起,恤孤助学会累计募款1.25亿元。组织40多次的“访贫助学行”,8000多人次参加,资助广东省35个县(区、市)24346名孤贫学生,每名资助3000元,分六个学期发放。

成长关怀:举办各类成长关怀活动,如开展三届“千名孤贫儿童省会行”、四届“中秋思亲访贫童”系列活动、为受助学生举办的十多期免费冬夏令营、十届“仲夏夜慈善音乐会” (为孤贫学生专场义演募捐)、平民化的“爱满罐”储蓄捐赠项目、“爱心午餐”“乡村学校蜕变”“全城爱心接力义剪”等。

救助重症贫童:2012年起,恤孤助学会设立了重症贫童救助项目,累计救助了患白血病、地中海贫血、肿瘤、先心病等重症病童1274名,资助金额 1900多万元。

用好每一笔善款

在一次大型助学家访活动中,一位老太太拿了一把零钱准备捐赠,工作人员希望为其做个登记,但老人始终不愿意。原来,这些钱是老太太跟很多老人一起凑的,他们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因此,在协会日常工作和管理中,王颂汤十分珍惜来自社会捐赠的每一分钱。

恤孤助学会成立时,他先后起草或组织制定了覆盖财务、募捐、资助和内务管理的50多项规章制度,如创会领导不领取工资、津贴等任何报酬;保证助学捐款全用于资助,放弃按法规计提管理费;给捐赠人公开信中提出“在任何时候,可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前来查询、审核和指导,我们将提供全部资料和工作方便”。

恤孤助学会坚持每月在网站上公布财务报表、捐赠清单、资助款使用明细表和资助款汇付一览表,具体到每人次的时间、金额等。恤孤助学会成立后主动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的故事感动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员工,他们也纷纷捐款响应支持。

好人好事感动全中国

“做现代慈善理念的传播者、现代慈善行为的服务者、现代慈善事业的探索者”的自我定位,使恤孤助学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肯定,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南粤慈善奖”“2011年度广东扶贫济困优秀团队”,重症贫童救助项目获“2012年度广东扶贫济困优秀项目”,志愿者团队获“2013年度扶贫济困优秀团队”等。王颂汤本人获中华慈善总会“2014年第二届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奖”。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