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市天河区军休二所办公室,一位拄着拐杖的耄耋老人,从随身的破旧军用挎包中,颤颤巍巍地掏出两沓钱,一沓3万,一沓5万。他对该所办公室主任说:“这3万,我作为党费,这个5万,我捐出来支持‘十四五’建设。”
他名叫欧阳吉龙,一名军休干部,一名退役32年的老兵。
天河退役老兵欧阳吉龙
欧阳吉龙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立志报国。1954年,欧阳吉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在家乡湖南省新化县应征入伍,成为一名空军通讯兵。入伍后,欧阳吉龙时刻铭记党员的初心使命,刻苦学习各项技能,以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他说:“是党的教育培养,使我成为一名军人;是党的教育培养,使我能够为国家、人民作出贡献。”
担任连队指导员期间,欧阳吉龙所在的连队连续10年被评为“四好”连队,被授予通讯部队尖兵连。1968年至1969年,欧阳吉龙曾3次作为军人积极分子代表,在北京受到中央领导接见,并和毛主席合影。“这是我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了!”老人自豪地说。
1976年,欧阳吉龙从部队退役,正想着在其他岗位继续报效党和国家,却不幸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当时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但欧阳吉龙认为自己还能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继续奋斗,他与疾病进行了顽强斗争,奇迹般地将“6个月”无限延长。
因患病,欧阳吉龙无法转业到其他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这成了他多年的心结。欧阳吉龙多次表示,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为党、为国家奉献的时间太短了。他说:“只有20年,工作的时间还不够。”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际,他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交一次特殊党费,助力国家建设。他说:“我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现在只能拿出一点退休金,报答党恩,弥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