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州库 > 典型人物

天河王凤丽:用青春岁月守护碧水蓝天

2021-06-25 14:36:41 来源:天河区融媒体中心


3月22日晚,珠江两岸众多地标楼体的LED大屏被一幅幅肖像照片点亮——“致敬美好城市共建者”影像亮灯活动,把一个个平凡的面孔推到了大众眼前。你可能遇见过他们,你可能从未见过他们,但他们真实而精彩地存在着,用他们的光茫照亮了广州城市的夜空。其中,就有广州市天河区环卫工人王凤丽。



说到王凤丽,认识她的人可能会冒出几个关键词:平民人大代表、广东好人、广东省优秀环卫工人、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城市美容师、健康“守门人”。但在她的人生剧本里,最光荣的不是这些响当当的名誉,而是她从18岁开始进入环卫行业,并且坚守了整整32年。



1989年,18岁的王凤丽自河南南下广州寻梦。当大部分年轻女孩都选择进工厂时,王凤丽却选择了当环卫工。“如果我说从一开始就爱上了环卫工这个职业,那肯定是假话。”王凤丽坦言,“当时,我到广州20多天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一听环卫局招人,我就硬着头皮去了。”



风华正茂的她也曾感觉委屈,别的女孩子每天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她却整天与扫把为伍,以垃圾为伴,还要拔草捡烟头。她写信向家乡的妈妈哭诉。妈妈心疼女儿,回信安慰说:“只要你不怕苦、不怕累,扫地一样可以干出个名堂来。”母亲的话瞬间给了她坚持做下去的力量和底气。



不服输的孩子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王凤丽每天起早摸黑打扫城市的犄角旮旯,仔细琢磨怎样把马路扫好,扫把怎么拿才最省力,用什么姿势扫地不伤腰。业余时间她还满怀激情地自学电脑、会计,拿下本科文凭。在与这个城市年年月月的耳鬓厮磨中,王凤丽爱上了这里的清晨和黄昏,也爱上这份职业带来的简单的快乐。



天道酬勤,1992年王凤丽被任命为天河区保洁三所会计,1997年她在两千多名临时环卫工人中第一个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4年当上了天河区保洁三所所长。荣誉的背后,是她无私的奉献精神。“我爱这个城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只要你肯努力,一定会被看见;只要你愿意奋斗,一定会有回报。”王凤丽说。



广州CBD商圈—珠江新城能有如今的壮美景观,其中就有王凤丽的功劳。2014年,当时的珠江新城很多地方还有待修缮。王凤丽带着工友们一起铲泥巴、捡垃圾、清理小广告,每天工作近20小时,只用了两个月就让珠江新城成为真正的“城市客厅”。但王凤丽却因为操劳过度,嗓子长了息肉,声音严重沙哑了一年多。



如果你对河道特别关注,那么你一定记得2017年的河道整治大行动。时任天河区保洁三所所长的王凤丽,为了攻克长达78公里的“臭水涌”,带领工友们站在淤泥里捞垃圾、清杂物,硬是把河涌清了个遍。“河底越来越干净,从来没见过河涌有这么多鱼。环卫工人真的了不起!”整治后,周边居民纷纷点赞。



2020年的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环境卫生是抗“疫”的重中之重。当大家都在极力保持个人卫生时,王凤丽带着600多名工友逆行,90多天连轴转,和垃圾打交道,对马路反复清扫、冲洗,对近千个垃圾桶、果皮箱、工具房、作业车辆等逐一清洁消毒,为抗“疫”胜利筑起了防护墙。



32年前那个喜欢憧憬未来的18岁女孩,最初的梦想是穿上绿军装。但一路走来,她却以另一种方式让大家记住了她的名字——王凤丽,为广州穿上干净“绿羽衣”的最美“城市美容师”。“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并不代表现实一直很骨感,恰恰相反,我这32年,过得很丰满。”王凤丽笑着说。



作者:天河区文明办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建设单位: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