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娟娟(右二蓝衣者)深入居民家中走访听民情
2008年,一个年轻的女大学毕业生,放弃了在花样年华里实现自己广告人梦想的机会,通过我区首次公开招聘社区专职人员考试,当上了一名为民处理日常琐事的社区专职人员。6年来,她用热心和行动开垦新型社区之路,用无私帮助和耐心服务收获居民的爱戴。她,就是棠景街水边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娟娟。回顾自己6年来的社区工作,陈娟娟说:“也许我不是最专业的,但一定是敬业的。”
“居民的诉求,她记在心里尽快解决”
“我们小区终于有公交车停靠了,回家再也不用走一大段路了。”住在水边街时代花园小区的黄阿姨开心地说道。原来,此前公交车都在离小区较远的地方停站,居民外出购物很不方便,加上小区老人较多,居民对接驳公交的需求日益迫切。
居民的诉求,陈娟娟记在了心里。“增设公交站点,必须由市部门协调解决。我们只是小小的社区居委会,如何将意见尽可能反映上去,确实需要花点心思。”
于是,陈娟娟瞄准了幸福社区创建的契机,多次将该诉求向有关部门反映。今年6月,幸福社区期末评估结束之际,662路公交车开进了时代花园小区附近,切实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问题。此外,在社区居委会介入下,小区大门外“遇雨则浸”的现象终得解决。
同样为居民津津乐道的,还有机安小区垃圾清洁问题。去年年底,由于部分居民不愿出卫生费,该小区垃圾没人收,地没人扫,到处杂乱无章。“垃圾堆得到处都是,臭气熏天,不仅阻塞了人行道,还招来了很多苍蝇。”陈娟娟说,当时临近过年,事情更显得迫在眉睫。
于是,陈娟娟立即与街道城管科联系,组织小区居民代表开会讨论,研究方法。“总体上有两套解决方案,大家各执已见,意见没办法统一。”经过陈娟娟的沟通协商,最后投票决定,由居民出资请人打扫。为尽快处理这件事,当天陈娟娟一直忙到晚上12点才休息,最终给小区居民带来了舒心整洁的新年环境。
“没法解决的,多跑几次腿搭建桥梁”
陈娟娟坦言,没来社区工作前,她也曾认为社区居委会就是收收水电费,管理社区卫生之类,但走上这个岗位后,她越发觉得,社区居委会充当着沟通协调的桥梁角色。“毕竟我们直接面对的就是群众,听的是群众声音,做的是群众工作。”
陈娟娟说,社区居委会只是一个基层居民组织,是一个为民办事、解决最基本问题的地方。很多时候,甚至没有过多的实质权利,第一时间拍板做决定,“有时居民遇到困难来找居委会帮助,我们没办法直接解决,就尽可能多跑几次腿搭建桥梁,提请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一些居民不了解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开证明或是办计生证之类,其实我们是无权做这些的,我能做的就是耐心跟他们解释我们的工作,耐心说明办证流程,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要能帮到居民的忙,我的心里就很高兴。” 陈娟娟说道。
“很多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做这份工作就注定了你必须要有牺牲精神。”采访中,陈娟娟不止一次地提到,只要能够为居民真正解决到问题,不管事情大小,这份工作就有价值。
“时常会有些不了解我们工作的居民打电话来,莫名地骂陈主任一顿,主任她从来没有因此发过一次脾气,总是耐心地解释,还尽心尽力地帮居民解决问题。”陈娟娟的一名同事对记者说。
陈娟娟透露,目前她还在攻读教育管理研究生,每到节假日就得上课学习,有时会觉得很累,但她认为,每一份工作都是需要与时俱进的,为民服务也应跟上时代。“虽然辛苦,但我坚信一分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