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磊(左)帮着父亲给人修车
抱起女婴,下车狂奔,连跳围栏,直闯保安检查岗,冲进抢救室……一连串的动作完成以后,他终于为高烧抽搐的女婴赢取了抢救时间。
半个月后的一个上午,大雨倾盆,一个穿着单薄、浑身湿透的六七岁的小女孩站在雨中,不停地打着哆嗦,他再次出手相救,小女孩终与家人相聚。
他,就是“不做围观者”的张磊,今年6月获评“助人为乐广州好人”。
公交站旁救婴
11月24日下午,记者在同和街云祥社区翠竹园见到了张磊,此时的张磊刚从贵州办事回到广州,虽然略显疲惫,却友善谦和。提及几个月前南方报社公交站救婴的事,张磊说:“我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儿。”
3月18日下午2时许,张磊外出办事在南方报社站转车,忽然听到站牌后有人在大声哭喊,顺着哭喊声看去,发现一个老妇人瘫坐在地上大哭,她旁边的中年妇女则一边哭一边倒拎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女孩抖动。
当时有很多人围观,却没有人出手相救。
张磊挤过人群,发现孩子的脸色发白,嘴唇发乌,旁边地上还有未吃完的蛋黄派。“我以为她是被食物噎住了,就接过孩子让她脸朝下趴在我的膝盖上,一边拍打她的背部,一边用手指扒开她的嘴看有没有异物。”发现没有异物堵塞,为避免她咬到舌头,张磊让她咬着他的食指。过了一会儿,张磊伸出食指,发现已被孩子咬肿了,但孩子的情况有了些好转。
情况危急,张磊让女婴的家属赶紧送她到医院,“但她们俩吓傻了,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我就让她们拦了个的士,一起坐车往医院跑。”
快到医院的时候却堵车了,张磊掏了的士费就抱着孩子往医院跑,中间接连跳过围栏,也没有理会医院门口要他刷身份证的保安,一直把孩子送到抢救室。医生诊断说,小女孩是高烧引起的抽搐,幸亏送得及时,已经脱离危险。
张磊觉得,这只是顺道的事儿,并没声张。等到第二天家人看到《广州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问起此事,他才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没想到招来老婆的一顿数落,“万一人家讹上你怎么办?”张磊说,当时真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自己应该出手相救。
为雨中女孩寻家
张磊的事迹见报后,不仅在翠竹园传开了,更有记者闻讯打来约访电话,但都被张磊婉拒了。“为什么拒绝接受采访呢?”张磊告诉记者,其实他也不是抗拒采访,“就是觉得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儿,大家没必要这么关注自己。”
救婴事件发生的半个月后,行事低调的张磊,又再次成为了翠竹园居民关注的“焦点”。
云祥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余莉回忆道,4月2日那天,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有个年轻人把一个浑身湿透的小女孩带到社区居委会,说她找不到家了,让他们帮小女孩找家人,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张磊。
张磊说,他也忘记这事儿发生在哪天了,只记得那天上午下着大雨,他外出办事走到923路站台的时候,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穿着单薄,浑身湿透地站在雨中直哆嗦。
“我在翠竹园住了20多年,周围的小孩都认识,但这个小女孩很面生,我就问她住哪儿,她说不清,问她爸妈是谁,她也说不清,只听到她说她饿了。”张磊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她披上,然后领她到附近的云祥社区居委会,希望通过居委会和片区民警,帮其寻找家人。怕小女孩挨饿受冻,张磊还给好朋友周涛打了电话,让他送点吃的和衣服到居委会。
后来,小女孩顺利到家后,她的家人还亲自打电话报平安,并对张磊表示由衷的感谢。
亲友眼中的热心人
1989年出生的周涛,比张磊小6岁,在他心目中,张磊一直都是稳重、值得信赖的大哥,“我有什么事决定不了了都会来问他,他会帮我拿主意。”对于张磊做好事上报的事,周涛说,他本来就是喜欢帮助别人的人,“我们都习惯了,报道出来,还是有些意外的。”
张磊的父亲张爱华听说儿子上报后,悄悄找来报纸看。老人家告诉记者,儿子做好事上了报纸,自己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挺为儿子感到骄傲的,“做父亲的很光荣。”
张爱华说,自己是转业军人,对两个儿子的家教很严,要求他们在外要尽力帮助他人,不能和人打架,打架回来就要受罚,“张磊从小就比较乖,比较懂事,不在外面闹事,还经常帮助他人,这继承了我们家的好传统。”
采访时,老人的身体有点不自主的抖动,一问才知他有高血压,不能过度劳累,但修了10多年单车,他又舍不掉这样的活计,于是张磊经常帮父亲修车修鞋。“修东西对我来很简单,现在父亲忙不开了、干不了的,都是我帮他弄。”张磊说。
今年6月,张磊获评“助人为乐广州好人”。不过,在张磊看来,不害人、能力所能及帮助他人的人就是好人。他也一直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他心中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