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庄泽娜与学生结下了深厚情谊。
为支持山区教育发展,去年9月,钟落潭镇良田第二小学教师庄泽娜响应区教育局号召,自愿到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广德小学支教。今年7月,庄泽娜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今年8月底,我区计划再送5位教师到梅州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庄泽娜应邀向这些教师介绍其支教经历,她鼓励大家扎根山区,把白云课改教学模式推广到山区的学校……
谈教学:
“对孩子们来说,PPT都是新鲜的”
庄泽娜所支教的广德小学,是枫朗镇最大的完全小学,离镇中心5公里。学校位于山区,山清水秀,有400多名学生和30名老师,其中9成学生是留守儿童。该校整体教学环境比较落后,PPT、录音机对不少学生来说,都是新鲜的。
在广德小学,庄泽娜主要负责三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和二年级的美术与体育。此外,每个星期三上午,庄泽娜还要到另外一所学校帮忙走教。庄泽娜说,走教的那所学校没有英语老师,孩子们的英语课都是由广德小学的四位老师负责。
“孩子们淳朴好学,对多媒体教学很好奇,喜观玩游戏和唱歌。”庄泽娜说,为更好地促进城乡英语教学交流,她上了两次观摩课,让孩子们首次接触到了多媒体教学。课上,她自编英文歌曲和动作,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让孩子们在唱唱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知识。
为了让当地老师了解新课改模式,庄泽娜还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合作和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展示以及评价等环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谈生活:
“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奢侈”
生活用水缺乏,交通不方便,公车半个小时一趟,车站离学校一公里……去年9月,刚从繁华的广州来到偏僻的山区,庄泽娜很快发现,山区的生活环境远没有大城市快捷。
为了方便工作,庄泽娜选择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平时上班时间有五六个老师住校,假日只剩下厨房的阿姨和她在学校住。宿舍为一间小套间,配有洗手间,够摆一张床和桌子。学校用水比较紧张,没通上自来水,用的是井水,生活用品需到学校一公里外的市场购买。
平时,庄泽娜都是自己煮饭。虽然学校可以帮忙蒸饭,但是不准备菜。学校有20名学生住校,他们家离学校远,三餐由学校提供蒸饭,饭菜则需自己从家里带来,一般是带一个星期的酸菜或者梅菜。
“生活非常艰苦,非到当地亲眼所见,难以相信。”一年的支教生活,给了庄泽娜极大的震撼。回到广州后,她说自己一直还保留着简单的生活习惯,因为山区孩子的贫穷景象经常在她眼前浮现,“我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去奢侈。”
谈收获:
“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庄泽娜了解到,当地教师的福利待遇并不高,然而,在这种落后的工作生活环境下,他们依然甘于奉献自我,并保持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这让她着实感动。
“他们在大山深处默默履行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很值得敬佩。孩子们没有因为生活艰苦而放弃学习,相反,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深深地感染了我,激励着我的工作热情。这种精神是城里的孩子所缺少的。”时隔一年,提起支教生活,庄泽娜依然感慨不已。
庄泽娜说,一年的支教时间里,工作、生活条件虽然很艰苦,但她感到很充实,因为这是她人生中的一次全新体验。支教过程中,她把白云教育模式带到了山区,也从山区带回了甘于奉献、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将支教所见所闻告诉学生,以此去鼓励、激发他们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