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好人好事不易,坚持不断做好事更难能可贵。在花都区环卫所,有这样一名勤做好事的环卫工人。从2018年12月22日到2019年2月20日,短短3个月时间内,她先后三次捡拾市民游客遗留物品并悉数归还。
她是花都湖一线环卫工人郑伟枚,今年47岁。在工友眼中,她是清洁工作做得最细致的好同事;在市民游客们眼中,她是拾金不昧、热心助人的好大姐;在女儿眼中,她是勤劳的好妈妈,是自己学习的好榜样。
很多游客都表扬郑伟枚,说她很热心。图为郑伟枚和失主合影。
清洁打扫时捡拾游客遗落钱包
“感谢你们!否则我还得补办各种证件,那可就麻烦了。”今年2月底,市民朱女士来到花都湖岭南园,特意向园区负责环卫保洁的郑伟枚表示感谢。
原来,几天前,郑伟枚捡到了朱女士遗失在凳子上的钱包。2月20日,郑伟枚像往常一样在花都湖岭南园打扫卫生。期间,她注意到休闲长廊的凳子上放着一个深红色钱包。起初,她以为钱包是附近游客放在凳子上的,便没有特别在意。然而,等她绕着岭南园清扫了两圈再次返回长廊时,发现长廊周边已经没有游客,但钱包仍在原地。
这时,郑伟枚判断,钱包可能是某位游客不小心遗失的财物,她马上捡拾起来。考虑到失主可能正在焦急寻找,郑伟枚便留在长廊周边一边打扫卫生一边等待。但一直等到下班时间,也没有失主前来认领。
下班后,郑伟枚把钱包交给花都湖环卫保洁班组长。为确认失主身份,她们一同打开钱包,发现里面有身份证和多张银行卡,还有数百元现金。随后,她们通过公园广播寻找失主。然而等待几天后,一直也没有失主主动前来认领钱包,花都区环卫所便拨打110报警求助。最终,通过公安部门的寻找,失主朱女士现身前来认领失物。
坚守保洁一线获工友游客点赞
瘦小的郑伟枚是一名勤劳细心的环卫工人。平时,她主要负责花都湖岭南园景点的保洁工作。为确保园区内垃圾不落地、卫生无死角,她经常在早上6点至10点和下午1点到5点上班,清洁地面卫生。夏日高温,为确保岭南园的持续洁净,她和多数工友坚持在高温下露天作业,经受“烤”验。冬季天冷风大,一身工装的她,依然在寒风中认真保洁。
在清洁时,她不仅会细致地将垃圾进行分类,还会留心哪些是遗失物。“像老人手机、小孩玩具、水杯这些东西,经常捡到。”郑伟枚说,这些遗失物中,有的很快就会被失主认领走,有的则需要花上一番功夫,通过广播台或警方寻找失主。
据了解,2月份这次拾金不昧是郑伟枚在短短3个月内做的第三件好事。此前两次捡拾游客失物时,她同样想方设法全力寻找失主。
“郑伟枚已经不是第一次捡到东西了。捡到的东西,无论价值高低,她都不会隐藏据为己有。2018年12月22日,她在岭南园捡到一部老人手机;2019年1月20日,她又在岭南园捡到一部价值7000多元的手机。最终,这些手机都物归原主。”花都湖环卫组组长毛东香说,郑伟枚工作十分细心,她所负责的岭南园一直是最干净整洁的园区之一,而她本人也是获得游客肯定最多的环卫工人。“她看到别人掉东西,会急着追上去喊住别人。别人提出要给感谢费,她从来不收。经常有游客表扬她,说她很热心。”
“是人家的东西,就一定要还给人家,不能自己藏起来。自己做得好,才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郑伟枚说,是环卫这份工作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保障,她应该维护好勤恳踏实的环卫工形象。
以环卫工作为荣
用双手扮靓花都
苦、累、脏、工资低……是多数人对环卫工作的印象。而在郑伟枚眼中,环卫工作却是一份“不辛苦”“能有稳定退休金”“可以给女儿树立榜样”的理想工作。
在1998年到花都务工前,郑伟枚一直生活在河源农村老家。在她6岁时,父亲便早早去世。母亲拉扯他们五兄妹长大,一家人日子清贫。到花都务工后,郑伟枚一直从事日杂零售工作,收入有限。2014年,她通过应聘成为一名环卫工人,收入有了保障。“小时候就在家种田,过惯了苦日子。现在年纪大了,能在公园里打扫卫生,一点都不觉得累。”郑伟枚笑着说。
在郑伟枚的带动下,她的丈夫也于2015年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夫妻二人每天早上6点准时上班,为花都湖“美容”。逢年过节,花都湖游客激增,郑伟枚的工作任务更重。节假日期间,夫妇二人往往凌晨5点就要上岗。
父母执着勤劳的付出,为正在读幼师的女儿树立了好榜样。“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劳动,换来的是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女儿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她也很努力学习。”郑伟枚说,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够在花都找到一份理想的幼师工作。
尽管长期在风景如画的花都湖工作,但郑伟枚却甚少有时间以游客身份领略花都湖的美景,更不用说花都区人民公园、花果山公园这些景点了。“工作忙,已经好久没到外面走走看看了。昨天到人民公园玩,发现里面的路都已经不认识了。”郑伟枚感叹,看到花都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一名新“花都人”,她觉得非常自豪。“花都就是我们的家。有了我们的辛勤付出,花都才有更美好的环境。”郑伟枚说,今后她将坚持做好事,用“广州好人”的荣誉鼓励自己,继续做好环卫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