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沛然,55岁,广州石化仪表首席技师。24年前,他携妻带女跨越3500多公里来到南国,勇当广州乙烯建设“开荒牛”。24年后,他屡次突破技术难题,带徒传艺,不为外企高薪所动,唯愿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遇到难题从不绕路走的他,先后攻克60多项仪表技术难题,发明31种专用工具,用技术创造价值,节省企业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三维立体球阀研磨机填补了国内球阀维修和生产的空白。
遇到难题从不绕路走,暴沛然先后攻克60多项仪表技术难题,发明31种专用工具。
携妻女到茂名当“开荒牛”
上世纪80年代,大庆石化总厂建成乙烯装置投产。1984年,刚刚高中毕业的暴沛然进入这家发展型企业,当仪表专业学徒工。由于从小热爱航模及电子产品,培养了他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这份工作,暴沛然充满了热情。这份工作,让他接触到各种各样先进产品,而且还有许多更换下来的旧仪表设备和零件可以让他研究琢磨。
在这个行业,各类装置林林总总——近千台泵、上万个阀门……为了对设备和系统有清晰的认识,暴沛然还拜了好几位其他专业的“高手”当师傅。他拼命学技术,摘抄的笔记本摞起来有两尺多高。很快,他成为一名班长。
1995年,由于工作需要,暴沛然携妻女举家迁往茂名,以专家的身份参与新乙烯生产厂开工建设。从大庆到茂名,跨越3500多公里。彼时交通不便,暴沛然一家坐了整整两天两夜的火车和十几小时的汽车才到达茂名。1999年,暴沛然再次以专家身份调至广州,加入广州乙烯装置复产开工团队。
成功为机器做“心脏”手术
无论是在大庆、茂名还是广州,暴沛然心中都有着深厚的检修情结,那就是精益求精、敢于担当、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石油化工企业,四年一次的设备检修是确保装置下一个周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丁二烯压缩机P2101是丁二烯装置的“心脏”,其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压缩机的8个轴温探头引线因设计缺陷在机体内容易受损,导致联锁经常误动作,造成装置停车。“导致轴瓦温度探头受损的原因是引线强度不够,易受润滑油冲刷而损坏。可以在机体内给轴温探头加装保护套管,并将联锁四取一改为两个二取二。”经过反复研究,暴沛然决定利用装置检修的机会解决问题。
在机体内加套管相当于在人的心脏动手术,改造过程风险很大,成功率不容乐观。有人劝他不要干这种“傻事”,以免毁了积累多年的名声和口碑。也有人并不看好暴沛然的改造,劝他不要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我有信心,我敢拍板。在企业的整体效益面前,我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面对质疑,暴沛然坚信自己的技术。改造过程中,他连续几天守在现场,凭着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实施“心脏搭桥”手术。改造后的丁二烯压缩机,再也没有出现因探头受损而停产。
致力传帮带
培育多名高技能人才
单位曾有意安排暴沛然到管理员岗位,但他坚持待在基层。他总说,守着装置,心里才踏实。“技术方面的问题,要累积到一定量才谈得上活学活用。”暴沛然一直保持着做笔记的习惯。“无论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都要把这些东西总结出来,失败了继续找原因,成功了要把它传承下去。”
过去,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使暴沛然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在今天,他对身边的年轻人有着同样的期盼。“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团队。我现在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才能为企业培养更多的技能人员,让工匠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暴沛然说。
2015年11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暴沛然创新创效工作室”正式挂牌。暴沛然满腔热情地经营着创新创效工作室,无私地把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其他人。据统计,工作室成立以来,已累计输送各类技能及管理人才15人。2018年2月1日,“暴沛然创新创效工作室”被广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