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盛平,广州番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长期坚持扶贫助学的爱心志愿者。从2010年开始,温盛平一直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多次到边远山区为贫困孩子送去爱心物资。他不仅自己经常参加志愿活动,而且还带动家人朋友一起投身志愿者行列。9年过去,参与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参与志愿服务、助人为乐已成为温盛平生活的一部分。
缘起亚运,志愿服务忙不停
温盛平的志愿者生涯缘起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当时,广州亚运城综合体育馆正好建在番禺,于是他便成为一名亚运会志愿者,为亚运出一分力。温盛平说期间收获颇多,“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包括怎么引导别人或者给别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亚运结束后,温盛平没有停止帮助别人的脚步。当时还在番禺沙湾负责党建工作的他,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之余连续多年参与沙湾镇团委、义工联组织开展的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包括扶贫助学、节日送温暖、关爱青少年、爱心义卖、重阳探访敬老院、探访特殊儿童以及大夫山慈善健康行等。
温盛平的爱心善举还不仅限于广州,河源、清远、梅州等地的贫困山区都留下他的脚印。在扶贫助学公益活动中,他对一户失去双亲的四姐弟进行跟踪探访,努力为他们寻求更多的资助。“我们有好几次活动都去到外地,每次都是几百人的规模。看到当地的孩子收到礼物时脸上绽放的笑容,我们也觉得开心和满足。”温盛平说。尽管来回奔波,他一直坚持。2017年,温盛平获评沙湾义工“爱心之旅——关爱偏远山区留守老人”特别贡献奖。
捐赠物资,成为爱心“桥梁”
2015年,温盛平被抽调到番禺区民政局。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不少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有些企业和机构想献爱心,但苦于没有帮扶对象;有的困难者需要帮助,但却缺乏物资。”于是,温盛平成为他们之间的一座“桥梁”,积极链接资源,为困难家庭送去一批批爱心物资。
通过联系广东狮子会,温盛平先后对江西赣州大余县的6所学校捐赠了1000余套桌椅、30余套讲台和5000余册图书。他还联合番禺区沙湾镇义工联,连续两年对大余青龙双联小学、元龙民族小学、平岗小学和樟斗镇蕉坑小学捐赠电脑、打印机等电子产品和图书等学习用品。
在得知沙湾敬老院部分设施陈旧、物资缺乏时,温盛平又联合广州相关部门,给敬老院捐赠了木床、电视柜、热水器、轮椅、棉衣、药品、健身器材和音响设备等爱心物资,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据了解,这些年来温盛平不断发动各支部党员和社会力量,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共计5万余元,探访贫困学生200余人次,捐赠探访物资合计4万余元。因此,他连续3年被番禺区共青团和义务社会工作者联合会评为番禺区优秀志愿者。
带头参与,家人朋友都加入
9年来,温盛平不仅自己坚持参加志愿活动,而且还带动家人及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爱心助人的行列。他的儿子,小小年纪就活跃在志愿活动中。“小孩当时七八岁,刚从老家来广州上一年级,对周边比较陌生。为了让他尽快融入广州的生活,我就带着孩子一起做志愿者,为家庭困难的青少年送温暖。”让温盛平惊喜的是,短短一段时间,孩子从内向变得健谈,也会主动帮助别人了。
在温盛平看来,孩子多参与志愿活动能从小培养助人为乐的品德。“孩子从小就爱帮助别人,长大了也是有爱心的,能帮助更多的人,所以我一直坚持带他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温盛平还是儿子学校家委会的义工,他经常将二人参加志愿服务的照片分享到家委会的群里。很多家长被父子二人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染,也纷纷找他一起做志愿服务。如今,他和家长们自发在学校门口疏导交通,维持学生上下学时的秩序。
温盛平的同事也常常被他分享的志愿活动所吸引,要求加入爱心助人队伍。在温盛平担任沙湾镇流动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期间,他曾多次带领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志愿服务。志愿者团队因为温盛平的带动更添活力,队伍人数也在不断上升。“我刚加入沙湾镇义工联青少年服务组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两三年后,我们的队伍已经发展到400多人了。”温盛平欣慰地说。
温盛平表示,通过参加志愿服务,他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自己在各方面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还认识了很多热心的朋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一起传递社会正能量,做起事来也会事半功倍。”温盛平说,他将继续和志愿者们一起,用爱心为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