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黎伯(左)向居民介绍学生的作品
在颐和山庄社区内,有这样一位古稀老人,退休后连续5年为社区内居民儿童免费教授书法课程。他叫黎名钧,今年71岁。从2009年开始,黎伯就开始义务为社区居民教授书法,开设了“雏鹰书法班”,学员年龄层上至75岁老人,下至6岁半儿童。从最初一对一的上门教学到现在大家集中学习,书法班的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最开心看到学员的进步
黎伯对书法的兴趣,是在老干大学书画班学习时逐渐建立起来的。学有所成后,书法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黎伯告诉记者,教孩子书法纯属机缘巧合。“每次我练习书法,旁边邻居家10岁的小姑娘就跑来旁边看,看多了就嚷着让我教她。看孩子那么感兴趣,我也没多想就收她做学生。”
渐渐地,老人免费教授书法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上门求学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在家教学的黎伯,开始了“上门施教”的教学历程。
“这个孩子参加学校书法比赛还获了奖,学校老师和同学都夸她字写得好。还有这对双胞胎,对书法写作很有天赋……”指着学员们的书法作品,黎伯兴致勃勃的向记者介绍着,语调里洋溢着一种骄傲的喜悦。
热情和坚持让居民感动
今年74岁的刘婆婆是雏鹰书法班上的班长,跟着黎伯学习书法已有2年多的时间,不仅练就了一手好字,对于书法方面的知识也是非常了解。“黎伯身上的那股热情和坚持最让我感动,现在很少再有人这么实心实意的付出,他真的是毫无保留地教我们书法。”刘婆婆说,为了让自己的外孙女也能加入到书法班的学习中,她早早就向黎伯预约了学习名额。
颐和山庄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对记者说,黎伯虽非科班出身的书法名家,但却可以俯下身义务投入自己的时间、精力服务社区,这种服务精神影响着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他说,每年社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黎伯都会义务帮忙,逢年过节也会将自己准备好的对联免费送给社区居民,不少居民佩服的同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把书法教学当事业做
“我自己是先学后教的,要是功底不扎实就没办法教别人,教不好那就是误人子弟。”为了教好书法,黎伯除了从书籍中汲取经验,还从自己老师那里“偷艺”,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学员因人施教。
黎伯教授书法并非只是传授书法写作的技巧,更多的时候他在教学员为人处事的态度。“每次孩子们来找我学书法,我都会先问他为什么想学,因为我觉得无论开始做什么事,都必须建立在兴趣的层面才能做好。书法不是一门简单的艺术,我希望他们在艰苦中磨练成才。”
“很多人对我办班不收费的做法很不理解,也曾劝我象征性地收一些费用。但我觉得既然是教育就得有敢于奉献的精神,要干就义务干免费教,把它当成我退休后的一项事业去做。” 黎伯很坚定地说。